| 
				本期專輯: 
				
				南桃園地區社區大學對客家語言和文化推動的狀況。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與南桃園地區社區大學互動的狀況。 
				【文╱許宏勛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研三生)】 
				
				    
				
				
				   
				客家語言與文化在生活中能夠得到實踐是很重要的,社區活動加入客家意象是客家延續下去的一種好方法,客語除了學習之外,如果在生活中有機會運用,更有可能被保存,社區大學與客家相關的課程活動對客家人的自信和客語的推廣也有幫助,客家學院學生在學校上課時間有限,如果課餘之暇能參與各種客家活動,應能提升對客家的了解。    
				  
				
				
				桃園縣政府將縣內每三個鄉鎮市劃給一個社區大學服務,南桃園現在有六個鄉鎮市屬於客家人較多的地區:觀音鄉、中壢市、新屋鄉、楊梅市、平鎮市、龍潭鄉,分別由三個社區大學來服務: 
				
				中壢社區大學負責: 
				
				  中壢市、觀音鄉、大園鄉。 
				
				新楊平社區大學負責:新屋鄉、楊梅市、平鎮市。 
				
				八德社區大學負責: 
				
				  八德市、龍潭鄉、大溪鎮。   
				  
				    
				
				
				桃園縣政府希望各社區大學能夠聚焦在各自的特色來發展,因為資源有限,所以大家各自提出特色: 
				中壢社區大學之前特色是河川和新住民,現在要增加客家特色。 
				新楊平社區大學特色是客家和農業。    
				 
				八德社區大學特色是水資源水文化和銀髮關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