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 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286期 2017/10/1 出刊/ 半月刊

 

 

大山裡的那些實事

【文∕陳亭君∕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四年級】

 

26012

(來自八所大學九科系的我們,不斷在相互碰撞中學習包容與成長。圖片取自聯合報,攝影∕郭政芬)

大山北月
新竹縣橫山鄉豐鄉國小因學生人數不足而廢校,後由客委會結合地方資源規劃為大山背客家人文生態館,但於2014年時由清大服務科學研究生莊凱詠接手經營,結合在地資源與創新點子,打造出一個乘載各種可能發想的園區。

因為位於大山背,故將字拆解為「大山北月」成為園區名稱,但後面未加上餐廳、露營區等各式各樣可將其定位所屬領域的詞,反倒是讓這個地方成為能自由發揮的空間,不論是要策展,還是要野外音樂會,甚至是來場像是國外庭院風格的婚禮,都可能在這裡夢想成真。

2017這個暑假,我也踏進這座山,做了一場夢。

大山裡的實習小事
起初,是被「我是策展人」的暑期實習資訊吸引,也與我想要找的實習單位性質符合,再加上大山北月以台三線特產做為餐廳食物策展主軸,在看過許多相關資料後,決定一探究竟。

兩個月的實習裡,最重要的專案為「大山背農民市集」,幾乎可說是從無到有,經過無數次的砍掉重練所得到的結果。或許許多事情都不會有最好的時候,但總會在經過修正後,出現更適合或是更好的方案。

來自八個大學九個科系的我們,再加上大山背農家以及大山北月經營者,每個人都有其專業,卻無法發揮到極致,不過在不斷碰撞的過程中,更能了解每件事情都需要大家同心協力,用專業結合專業才能更加完整。

翻山北月的心路歷程
大山與都市的生活風格截然不同,但是卻像是另外一個家,或許是因為「客家」讓我與當地更有共鳴。山上生活不便利,也沒有冷氣或電視,四周都是樹林的山路途中亦難看到房子,但卻幾乎時時刻刻都能感受到人的溫度。隨時都將五感保持在敏銳的狀態,聞著自然的味道,吃著天然的食物,聽到蟲鳴鳥叫,看見不同的人事物,最後則是實際在當地感受。

學習與不同領域的人溝通,珍惜自然資源及人際關係,在大山裡將自己縮小,才能接觸大山背的驚喜。如果真的要說心路歷程的話,我想就如同每次上山下山走的山路一樣,蜿蜒曲折、忽高忽低,偶爾需要禮讓會車,但沿途風景卻美得令人心曠神怡。儘管不一定走最直且最好走的路,卻是難忘且不親身經歷就無法體會的經驗。

「有閒來尞!」是農家常常跟我們說的話,也讓我們與大山背更加緊密,如果你也想要體驗,每周末都有農民市集可以跟他們近距離接觸,有空就到大山背走走看看吧!

▲BACK

贊助單位 / 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周景揚校長
◆ 發 行 人/ 孫煒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江俊龍老師、周錦宏老師、姜貞吟老師、孫    煒老師、
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黃菊芳老師、
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鄭曉峰老師、賴守誠老師、
鍾國允老師、羅肇錦老師。
(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孫煒院長
◆ 執行編輯 / 陳秀琪系主任、黃菊芳老師
◆ 編 輯 群/ 池姵萱、李秀鳳、吳慧庭、周佳儀、涂政強、彭淑姿、彭賢明、劉宛亭、賴亞華、羅雅鈴  
 (依姓氏筆畫排序)
◆ 刊頭攝影  廖千慧
◆ 網頁製作 / 黃昌第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