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 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286期 2017/10/1 出刊/ 半月刊

 

 

臺中大埔腔的飲食語言文化內涵和發展

【江俊龍 口述∕李秀鳳 整理∕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客語所碩士班】

 

臺灣的大埔腔客語,集中在臺中東勢周圍的行政區,在語言上自成特色, 最大的特點是沒有後綴「仔」尾,如其他腔調的桌仔、凳仔、李仔、桃仔等,都有仔尾,大埔腔就直接講桌、凳、李、桃。而在飲食方面的詞彙也別具一格。

26012

(江俊龍教授在東勢國小講授『臺灣客家飲食的語言與文化』。攝影∕李秀鳳)

大菜
以臺中東勢地區為代表的大埔腔客語,芥菜稱作「大菜」,音taiˋ coiˋ。用「大菜」製成的梅干菜,東勢大埔腔客語稱作「鹹菜乾」hamˇcoiˋgon+,這是有加鹽巴曬乾製成的。受限於丘陵地形,此地大菜產量不多,除了分享親友鄰舍之外,就是自家食用,不像其他縣市有遼闊平地可大量生產芥菜,拿來做覆菜批售。

其實,東勢地區更多的大菜是不加鹽直接用滾水汆燙再曬乾成「淡乾」,音tam+ gon+。

(請參考臺灣客家飲食文化:保存常民文化—介紹東勢个晒鹹淡)



怎麼煮淡乾呢?過年時,有很多雞鴨鵝的高湯,先將淡乾用滾水燙過泡開洗淨切段,再放入高湯裡煮,撒一些嫩薑絲,是一道非常可口的鮮湯,而且是逢年過節才有的美味。

梅干菜的料理方式很多,客家菜裡面,有一道非常普遍的家常菜,做法很簡單,就是把鹹菜乾(梅乾菜)洗淨切碎,然後跟絞肉拌勻用手捏搓成一顆顆肉丸子蒸熟,非常入味下飯,客家話叫做「鹹菜乾炊肉丸」。

26012

(鹹菜乾炊肉丸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客家名菜。料理製作與攝影∕彭碧珠)

從鹹菜延伸,客家語言社會當中,發展出了用「鹹菜型」來形容客家人的族群個性:客家人是個遷徙的民族,到一個地方一定要跟當地的人融合,不然的話就沒辦法生活,這就形成客家「鹹菜型」的民族性,適應力特別強。「鹹菜型」也可拿來形容一個人的個性,有褒有貶,要看上下句的語境才能得知是褒是貶。

比如說這個人的個性是「鹹菜型」,很隨和,非常合群,跟大家都合得來,就跟鹹菜一樣跟什麼菜都能搭,這是褒獎。另外一種比較貶低、諷刺的說法,表示這個人都沒有個性嘛!鹹菜型,人家說這樣也好那樣也好,沒有自己的主張。

還有另一個跟鹹菜有關的詞彙,叫做「撚鹹菜水」。這是比較有趣且戲謔的說法,因為醃鹹菜留下的湯汁,它的顏色就跟我們尿液的顏色差不多,如果有人說他要去「撚鹹菜水」,意思是他要去廁所解尿(通常適用於男性),可能上了年紀的人才會這麼說,現代年輕人可能都沒聽過這個詞彙呢!


我小時候吃很多醢也很喜歡吃醢,似乎跟一般小孩的口味不太一樣。醃漬物的飲食文化在東勢地區最特殊的,莫過於「滷醢」,這是老一輩的東勢人最想念的滋味。  

在物質極度匱乏的年代,上山打獵獵得的山豬、羌、鹿,甚至石虎,是十分珍貴的食物,烹煮食用之餘,為了能夠延長肉食的保存期限,不浪費食材,並且增加風味,本地的客家人會將烹煮料理用剩的部分,以酒洗淨,切成薄片,拌鹽加酒、加綠菇(用綠豆或黃豆去發酵長成菇菌)、加紅麴,入罐密封後,待經過4至6個月的發酵時間,等到瓶內的肉呈紅色有白點狀,就可以食用了。

如此用酒消毒、殺菌、除臭,大費周章的作法所製成的佳餚,就是東勢客家人的醢(大埔音gieˇ)。有人以為吃醢是食生肉,其實不然,它有點像是泡菜已發酵過,浸泡那麼久早已熟成,無需擔心衛生安全問題。

豬肉醢搭配大量的薑末、少許辣椒、九層塔,並加一點白醋攪拌,鹹、香帶酸的特殊風味,是佐餐、下酒的上等好料。「醢」除了有常見的肉類「豬肉醢」、「山豬醢」之外,以當地大甲溪所產的魚、蝦、蟹醃漬而成的「石貼醢」、「蝦公醢」、「老蟹醢」等,在當年也很常見。

其中魚肉類的「石貼醢」,其實是好幾種魚的泛稱,主要是來自大甲溪中的臺灣纓口鰍、臺灣爬岩鰍、埔里中華爬岩鰍等三種臺灣特有種的小型溪魚;由於這些魚類,性喜啃食石頭上附著性的藻類,常以胸、腹鰭平貼在石頭上,故東勢地區稱其為石貼(大埔腔客語shagˋdiabˋ),屬於平價美食。

編者按1:台灣客家語文學會主辦「臺灣客家族群、語言與文學終身學習圈計畫」兩日研習營,9/2第一場假東勢國小視聽教室舉行。兼任學會理事長的江俊龍教授講授「臺灣客家飲食的語言與文化」,上述只是有關臺中地區大埔腔的內容。

編者按2:
有關江教授所述「鹹菜乾炊肉丸」,編者特別邀請桃園新屋人、現移民南非的彭碧珠老師示範這道簡單易學的客家料理。據彭老師表示,她的鹹菜乾是自己栽種、製作、曝曬而成。她說:「鹹菜結放冷凍櫃冰存,放再過較久都毋會變老味,照常又萋又香!𠊎洗這只,應該係囥十年以上个,你無知愛信無?鹹菜乾晒燥裝袋密封,在常溫下放一禮拜過,打開試鼻啊,當香斯做得冰存咧!永保萋色摎香味。」

26012

(這盤鹹菜乾冷凍10年,不減其色香味。攝影∕彭碧珠)

26012

(鹹菜乾妥善保存,歷久不壞,仍保有飽滿色澤。攝影∕彭碧珠)
彭老師進一步傳授她的經驗:「鹹菜,水份含量最多,無耐保存,斯做得放冰箱肚冷藏。覆菜,還有水分,擠罐後倒覆出水,幾日後封口,冷藏冰存。風味大約做得擋三年無變。假使量多食毋忒,冰越久就越烏,乜做得勾勾出來重曬,變鹹菜乾,日後用來煮老梅乾葑肉。鹹菜乾,水份最少,常溫下會繼續發酵,所以愛冷凍正做得久藏」。

▲BACK

贊助單位 / 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周景揚校長
◆ 發 行 人/ 孫煒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江俊龍老師、周錦宏老師、姜貞吟老師、孫    煒老師、
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黃菊芳老師、
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鄭曉峰老師、賴守誠老師、
鍾國允老師、羅肇錦老師。
(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孫煒院長
◆ 執行編輯 / 陳秀琪系主任、黃菊芳老師
◆ 編 輯 群/ 池姵萱、李秀鳳、吳慧庭、周佳儀、涂政強、彭淑姿、彭賢明、劉宛亭、賴亞華、羅雅鈴  
 (依姓氏筆畫排序)
◆ 刊頭攝影  廖千慧
◆ 網頁製作 / 黃昌第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