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 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276期 2017/05/01 出刊/ 半月刊

 

 

我們揹著擂棍遊台灣 陳乃綺

【文/陳乃綺/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系三年級】

 

2016年的夏天,四個女孩和一位阿伯開著一台沒有冷氣的小箱型車,車上裝滿擂缽、擂棍以及簡單食材,繞了臺灣一圈,在各地推廣傳統鹹擂茶。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喝過擂茶,說到擂茶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可能是北埔擂茶,咖啡擂茶、擂茶冰沙......。甜甜的很好喝是吧?那你們知道這些甜擂茶都是商業化的結果嗎?其實最原始的擂茶是鹹的,而且還是傳統客家人桌上常見的一道菜餚,像是擂茶泡飯。

26012

(圖/蒲公英計畫-揹著擂棍遊臺灣團隊)

我們為什麼可以說擂茶是客家的特有飲食?這個依據便是文化連結。擂茶是早期需要大量勞動的客家人補充體力的良品,所需食材也是唾手可得,像是他們經常種植的茶、花生,而在擂茶裡加鹽巴則是勞動後大量流汗所需要的。因為他們的生活習性,造就客家人喝擂茶的事實,有了這些文化背景基礎,我們才能理所當然地說擂茶是客家人特有的飲食。

  而現在時代不一樣了,擂茶不再是人們生活中必備品,為了迎合一般人嗜甜的口味,在臺灣便出現了甜擂茶,角色從主餐變成飲品。在臺灣幾乎都喝甜擂茶這個現象,幾十年、幾百年以後來看,也是一種文化的變革,但傳統是現況的根本,如果我們要說擂茶是客家人的,那我們就必須去了解擂茶的演變,這就是我們推廣傳統擂茶的原因。

  為了完成這個推廣,我們投遞客委會的蒲公英計畫。這個計畫協助熱衷於客家文化的人完成夢想。規劃過程中我們遇到許多挫折,包括找齊團員、經費來源以及找尋推廣據點。尋找地點過程中,我們被拒絕很多次,經費也靠支持我們的師長協助,好不容易在環島不久前才解決掉所有困難。

我們計畫了很長一段時間,期間除了被質疑計畫實施的可能性,同時我們也不斷質疑自己理念,質疑這個計畫是否對客家文化有幫助。現在可以侃侃而談這個理念,其實是經過一段時間的自我質疑。

26012

(圖/蒲公英計畫-揹著擂棍遊臺灣團隊)

  環島過程中,我們實際接觸民眾,了解他們對於客家傳統擂茶的看法。每場推廣,我們都收集了大家的意見,令人開心的是,大部分民眾肯定這個計畫,進而真正認識了傳統擂茶。

  我們重視實質的交流,我們想要紮實的推廣傳統擂茶文化,讓大家真正認識擂茶。或許找到和我們有相同理念的人不容易,但至少可以將傳統擂茶推廣出去,讓更多人認識它,避免傳統文化消失危機。

▲BACK

贊助單位 / 客家委員會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周景揚校長
◆ 發 行 人/ 孫煒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江俊龍老師、周錦宏老師、姜貞吟老師、孫    煒老師、
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黃菊芳老師、
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鄭曉峰老師、賴守誠老師、
鍾國允老師、羅肇錦老師。
(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孫煒院長
◆ 執行編輯 / 陳秀琪系主任、黃菊芳老師
◆ 編 輯 群/ 池姵萱、李秀鳳、吳慧庭、周佳儀、涂正強、彭淑姿、彭賢明、劉宛亭、賴亞華  
 (依姓氏筆畫排序)
◆ 刊頭攝影  廖千慧
◆ 網頁製作 / 黃昌第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