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宥涵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研一生)】
從羅香林《客家研究導論》始學術界開始一連串的客家研究,而羅香林要建構正名的是:客家人是漢人是中原貴族之後是有著高度文化意識的族群,而現代客家人要正名的是:客家人也是台灣人,而當我們要正名客家人也是台灣人時就要從源流來探討︰
清初的渡台三禁令,禁不住原鄉人民對台的幻想或許是生活的艱苦讓先民願意選擇離開故鄉渡過黑水溝來到未知的傳說天堂,而渡台悲歌的開拓史話是庶民社會活生生的生活情境亦是採茶戲的腳本不得而知﹖可以確定的是,先民在這不斷的遷徙過程中,企圖尋找一個可以安身立命之所。從早期移民的社會中是以同祖籍作為認同基礎而共居,進而建構出共同的宗族組織乃至祭祀圈的基礎,企圖在這些組織中找到彼此之間對原鄉的共同記憶,透過對地方神祇的崇拜也提供移民者在動盪不安的社會一些心靈的慰藉。而當對原鄉神祇的崇拜轉而成為在地話的義民信仰中,是否也正說明著客家意識的形成不再是特定的地域﹙原鄉﹚或獨特的文化﹙傳說﹚而是我群意識的覺醒,但不管是否發展成一種在地文化,情感上對原鄉的憧憬並未因此減少,如同高怡萍在〈離散視野中的客家景觀中〉說的『回家的渴望並不等同於家鄉的渴望』也就是說,對原鄉的崇拜並非一定是非返原鄉不可反倒是對原鄉有種近鄉情怯之感,當情感逐漸演變成對新居地有更多情感、文化時,新的在地文化正逐漸發芽茁壯。
近年來,在台灣客家人要正名客家人也是台灣人的論述中,客家族群的記憶已由早期有共同祖先、共同逃難路線、分享著共同的宿命,到什麼是客家人﹖什麼是客家文化中﹖企圖發展建構出以台灣客家意識為主的在地社會文化,而這建構正在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