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尹萱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研一生)】
在這週的閱讀資料中,其中提到客家人的信仰,民間的信仰不外乎是為了精神上的寄託,讓無助的心靈有所依靠。
文中有一段讓人很有省思:文化係人與環境互動關係之呈現,宗教乃文化體精神層面的主要內涵,具有深度的文化特質,乃構成民間的精神文化,成為社會文化的基盤。
因為清代台灣的移民,大半以單身的羅漢腳為主,多來自閩粵地區,同時將家鄉之語言及風俗習慣帶來台灣。初墾社會之生產活動以農耕為主,對時間及自然的變化難免會有強烈的敏感性,且拓墾期間環境惡劣與面對各族群間的戾氣危機的環境下,滋生了對天、地、水的信仰。而這之中的信仰,漳州與泉州又發展出不同的特性,例如:泉州人較重視玉皇大帝的祭祀,而有迎天公的活動是漳州人所沒有的,這些差異還蠻耐人尋味的。然而民間對於「神話」的流傳更是好幾種版本,但無論是哪一種說法,都可以窺探出民間對於宗教信仰的崇拜心理,與面對環境所需歸宿的心靈。
然而,社會亦隨著時代不斷地變遷著,新與舊也不斷地轉換著,在這過程中不免產生一些矛盾與衝突,而現代要如何融合過去習俗,以繼續傳承自有特質的信仰文化也是大家值得探索的問題。
98.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