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邱盈滋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研一生)】
台15線和成功路交會的這一塊土地就是觀音的樹林社區,距離西部沿海很近的樹林社區,海邊有著一座座搖曳的風車,原始的樹林有著一大片的防風林,樹林新村設立於此處,住著60年代因興建石門水庫而搬遷來的一群原本居住在水庫的居民,建遷移過來的一群移民,從山上到海邊,加上現今知名的北台灣最大的工業區觀音工業區,與工業區緊緊相鄰的新村移民,不斷的在挑戰差異甚多的生活環境,適應及挑戰的生活壓力之下,仍然勇往直前,生命的堅忍由此可看出。
跨過成功路到了工業區的另一岸,是另一群樹林村民的生活圈,距離成功路較近的這一區,走在街上,傳來的歌聲和語言或是陣陣飄香的美食,是一個充滿異國風天堂,一群群來自異鄉的外籍工作人士的另一個家園。再往裡頭去,是老村民細心守護的鄉間小路和農作物,工業開發等諸多環境因素,讓稻田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經濟物產是夏季午後撲鼻而來的荷花、蓮花香,和每個季節裡不同的產物,以農立村的小地方卻須與令人憂心的工業區共存,在兩者之間小心翼翼的取捨。
樹林社區發展協會成立以來,希望透過各種漸進式的關懷活動、行動做為出發,發掘社區人文及環境的種種內涵,拓展開各個層面的樹林,其中試圖以生態旅遊做為社區推廣的主要方式,藉以能夠一步步微調社區的小小角落,讓工業區佈滿的樹林村可以有更深耕多的社區關注,社區的居民有機會可以一同打造屬於自己理想的居住環境,讓更多的朋友有不同的角度可以認識樹林社區。愛土地由關心自己住家周圍的環境開始,認識自己所居住的社區,創造美麗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