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依萱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研二生)】
閱讀書籍:
王甫昌,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
作者在第五章主要是談論原住民的「泛原住民認同」的形成之過程。在第一節裡,作者先說明原住民在台灣社會裡地位形成的歷史,從原住民的史觀來看,1624年荷蘭統治之前,原住民是台灣唯一的主人;到了日本統治時期,特別是在1930年霧社事件之後,原住民完全失去優勢地位。但是在台灣光復之前,其實原住民對於自身在經濟、社會各方面的相對不利地位仍然沒有發展出整體的被剝奪感。直到國民政府接收台灣之後,對原住民採取「山地平地化」的同化政策,一方面破壞了原住民的傳統文化,另一方面也將原住民納入台灣漢人主導的經濟體系之中。如此將引發一個問題是原住民所受的教育低於漢人,使得原住民在未來的就業市場中只能從事較低階的工作。因此,在第二節的部分,作者討論了是什麼樣的社會因素讓「原住民運動」得以出現來建構一種「泛原住民認同」。
其中,一是戰後在國民政府受教成長的原住民青年進入大學校園,而這些原民青年在面對漢人社會時,發覺到導致他們不利地位的身分主要是原住民這個身份,這種共同經驗使得「泛原住民認同」在相對於漢人時,變得有意義。例如1983年由台大原住民學生發起的《高山青》。二是1980年代校園外政治社會環境的刺激,也就是1970年反對運動對於國民政府戒嚴體制的衝撞,及美麗島事件之後。還有就是反對運動對於原住民運動的支持與協助,例如1984年黨外編輯作家聯誼會成立少數民族委員會,並且在黨外雜誌中開闢專欄,定期刊登鼓吹原住民運動的文章。在原住民運動崛起之後,從向統治者抗爭的行動動員裡,逐漸將「泛台灣原住民族」的族群意識與認同建構起來。
不過,在反對運動者與原住民運動者之間的需求,事實上是有衝突的地方。因為,反對運動者之中大多為福佬人,也就是相對於原住民的漢人,在原住民爭取自身權益的同時,是否可能擠壓到漢人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