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096期 2009/11/01出刊/ 半月刊    

<此為學生習作園地,不代表本院立場>

 


學習以羅馬拼音書寫客語

【文╱古儀瑩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研二生)】

  大三那年在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修過邱善雄牧師教導的客語羅馬拼音書寫課程。邱牧師出身於屏東,是第三代基督徒,於1969年自臺南神學院畢業後,回到屏東竹田傳道,1971年封牧,約於1974年到苗栗公館教會擔任該教會牧師10年,期間每星期坐車由公館教會到獅潭教會用客語講道,前往禮拜的原住民同樣是聽客語講道。

  邱牧師在南部傳道期間曾向美濃教會方廣生牧師學習客語,說得一口流利的四縣腔客語,同時福佬話也說的相當好;方廣生牧師是1950年代第一位用客語羅馬拼音的傳道者,並大力推廣教學,可惜當時並未被客家地區教會普遍使用。1980年代以後,使用客語宣教才逐漸受到重視。邱牧師曾任客家宣教中心主任,1982年開始,邱牧師擔任長老教會總會幹事九年,後又任臺北東門教會牧師一年,苗栗銅鑼教會牧師三年,彰化基督教醫院牧師六年。2006年退休之後,開始受聘於臺中中山醫學大學與臺中靜宜大學臺灣文學系擔任客語書寫講師至今。
邱牧師可以說是對於客語推廣盡心盡力,他為了推廣客語來從事翻譯和教學的工作,把這份工作是當志業,不僅在學校裡,在教會裡也有開設羅馬拼音教學。學校裡上課的學生幾乎都都不是基督徒,但是我們同樣學習這套客語羅馬拼音來書寫我們的母語。邱牧師使用的教材包括山歌、客家詩、時事、族群等相關議題,非常生活化,皆是中文(客語的中文字)、羅馬拼音並列,讓我們在音標符號的協助下,得以掌握字詞的發音,即使我本身是客家人,但是有些詞語還是不懂,也不會說,邱牧師在這方面提供我們很大的幫助。在學校他不是一位牧師,而是一位老師,一位母語老師,在校園裡從事母語教學,不為宗教,只為實踐一個教母語、傳承文化的工作。

  語言是否能被「使用」是非重重要的,唯有不斷地在日常生活中重複實踐,有「人」「用」、有「人」「認同」,只有「人」的行動才能夠讓這些語言、文化不斷地被延續下去;有創新,才不會最後只能在博物館看得到。

 

▲BACK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蔣偉寧校長
◆ 發 行 人/ 江明修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李世暉老師、周錦宏老師、孫煒老師、張翰璧老師、陳定銘老師、陳秀琪老師、羅肇錦老師、鄭曉峰老師(依照姓氏筆畫)
◆ 主   編/ 陳巧媚
◆ 編 輯 群/ 涂政強、彭淑姿、林筱蓉、曾筱茜、江欣潔、梁素禎
◆ 網頁設計 / 杜靖瀅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