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096期 2009/11/01出刊/ 半月刊    

<此為學生習作園地,不代表本院立場>

 


李文良,〈清初臺灣方志的「客家」書寫與社會相〉1 讀後感

【文╱江沐家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研二生)】

一、作者簡介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學士,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博士;曾任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助理、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兼任講師、日本東京大學外國人客員研究員,現任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專任副教授。專長領域為臺灣史,著作專書有《中心與周緣——臺北盆地東南緣淺山地區的社會經濟變遷》、及與吳密察、翁佳音、李文良、林欣宜等合著的《臺灣史料集成提要》。

 

二、文章摘要

  關於清代漢人依據祖籍不同而居住在不同地理空間之現象的說法有三:來臺先後說、原鄉生活說、分類械鬥說,這些說法基本上都認同漢人的祖籍分佈差異是一個歷史現象,但這個依據日治調查所得的結果是否正確?作者假設日本人對漢人祖籍分類的知識,主要是接受清代臺灣在歷史過程中所形成的分類,其調查結果自然也會符合「歷史事實」,而清初臺灣關係文獻的「客家」是在怎樣的脈絡下出現,它所要談的是什麼?

  在中研院的漢籍電子文獻的臺灣關係文獻資料庫中的史料記載可見,清初臺灣文獻對當時被稱為「客家」之人,有共同的五項文化特徵:(1)好事輕生、健訟樂鬥;(2)聚眾而居,村落規模往往高達數百人甚至千人,被特稱為「客莊」;(3)出賣勞力維生,即「僱工」、「佃丁」;(4)無家無室;(5)祖籍為廣東潮州府,特別是大埔、程鄉、鎮平等山區的縣分。

  雖然「客家」作為「族群」之名稱尚未定型化,但已經具有指涉「一群人」的特質。清領初期臺灣的「客家」是指:(1)祖籍:廣東省潮州府;(2)維生方式:佃耕、傭工;(3)文化型態:聚居、好事輕生、健訟樂鬥的人。但這些「共同性」都只是文獻上的表現而已,且「客家」同時也被賦予極端負面的形象,文獻上的「客家」只是單純被另一個或多個具有同質性的主體區別開來的一群人,其內部可能並非具有同質性(同語言、文化)的群體,當時被稱為「客家」的那群人,可能具有複雜的多樣內涵。

  清初文獻的「客家」不能直接等同於「講客家話的漢族民系」或是客家人的理由,還有清初文獻的「客家」祖籍幾乎等同於「廣東潮州府」。但潮州話實際上比較接近閩南話;而今日被認為是客家人的至少還包括福建省汀州府的客家人;且清初渡臺禁令禁止來臺的廣東潮州府客家,其在臺人數卻遠遠高於同樣屬於「純客住縣」、未被禁止來臺的福建汀州府客家人。為何清初的「客家」內涵只提及「潮人」?合理的推測是清初的「客家」相關記載是出自福建省漳泉人之手,是閩南人不想把同省的汀州人歸入負面形象的「客家」之列,或是把臺灣的汀州人直接視為潮州客家了。若此推測屬實,清初文獻中書寫「客家」的人並不是出現在文獻中的「客家」,透過文獻的「客家」書寫所要對照出來的,可能不是客家人的問題,而是當時「非客家」之人所面對的社會問題。

  康熙年間臺灣關係文獻有關「客」的書寫,集中於五十年代編纂的縣級地方志、和朱一貴事件爆發後來臺處理相關事宜的省和中央文武官員的奏疏與文集。他們對客家形象描述呈現高度相似的負面書寫,其原因為:兩批人有些本就是舊識而互相影響、來臺官員借重前此修志的熟悉臺灣地方仕紳的協助;後於朱一貴事件後出現大量來自中央官員的客家書寫之差異,僅在具有了站在外部立場,欲鎮壓動亂、分析原因並制訂政策的成分。而這些關於客家的負面書寫也影響到之後的仕紳或官員書寫中,使得清領初期的臺灣關係文獻儘管涵蓋方志、詩文集與奏疏等,其閩客描述都有一個共通的主要來源是,康熙五十年代編纂的縣級地方志,奠下了臺灣清領時期文獻關於「客家書寫」的論述。

  清初臺灣的客家書寫者透過將「客」描繪成負面的形象,以反照出自己的正面形象,使得「客家」的書寫帶有中心與周緣的文化內涵:中心是府城/漳泉人,邊緣為鳳諸/潮人,反映了族群在界定「族群邊緣」的書寫者內心想法。臺灣的「客家」書寫是在康熙五十年代隨著縣級地方志的編修而首度出現,呈現出書寫者高度的立場一致性,並構成一個體系完整的「客家」書寫,反映了縣級行政長官宣示「縣級政府」成立下,出現的對「客家」這一個群體的觀點。

  文獻作者之所以賦予「客家」負面的形象,主要是疑慮:原本佃田傭工的「客」,有「反客為主」的情形。因此,清初文獻的「客家」書寫,區分出的「客/非客」其實對應著「地主/佃農」的社會關係,而從地主立場出發,更反映出當時地主對「客家」的焦慮。這些方志並形塑了一個臺灣土地秩序即將崩壞的社會相,呼籲政府當局應儘早面對。地主的焦慮來源,除地主僑寓府城、脫離土地控制外,更關鍵的是政府的行政管理過時再加上社會秩序破壞者、「客家」流民的問題。故清初方志的「客家」書寫,往往會在展現僑寓府城地主之危機感的同時,也顯露出對於政府擴張行政管理範圍與實力的期待,認為若要解決「客家」問題,政府要在北路置縣、增兵及正視「流民」的社會問題。

  清初臺灣關係文獻中對「客家」的書寫,反映了書寫者(非客人)對這一群人的負面看法,背後根本原因其實起自漳泉地主對客籍佃工的擔憂、政府不願面對自華南大量流入人口的社會現實進行政策調整。這種族群與祖籍的化約影響了日後臺灣漢人的祖籍觀念,之後「客家」一詞便被等同於「粵」(廣東人),而「閩」也同時成為講閩南話之人的代稱。

 

三、閱讀心得

  作者指出臺灣「客家」書寫從開始即被賦予了負面的形象,這是起源於書寫者代表的閩南地主對當代社會問題的擔憂,並在日後漸漸演變成臺灣依祖籍的族群區別,形塑了現代對客家/閩南的分類。提供了我們對今日「客家」與閩南關係的另一個切入點,從這兩個族群的出現開始,是否就注定了彼此差異而不平等的命運?甚至一直衍伸到現在變成政治認同的面貌出現,閩南依舊佔有優勢地位,而客家是否也依然被「污名化」呢?從族群劃分你我,提出「不會說臺語(閩南話)就不是臺灣人」之論點時,似乎透露出一種閩南優勢的主張,而其他同樣在臺灣的族群卻被隱形或割裂與臺灣的聯繫?

  我們在習於傳統的客家/閩南論述時,一定要注意這種分類架構背後的意識型態,甚至在運用各類關於「客家」的史料記載時,也要小心不要陷入書寫者的觀點,免得無法客觀的檢視文獻背後的社會事實。但這些文獻的記載確實也提供了對當時人想法的認識,就算是帶有偏頗論點的記載,也仍然有其可用之處。

 


1 李文良,〈清初臺灣方志的「客家」書寫與社會相〉,《台大歷史學報》第31期(台北: 2003),頁141-168。

 

 

▲BACK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蔣偉寧校長
◆ 發 行 人/ 江明修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李世暉老師、周錦宏老師、孫煒老師、張翰璧老師、陳定銘老師、陳秀琪老師、羅肇錦老師、鄭曉峰老師(依照姓氏筆畫)
◆ 主   編/ 陳巧媚
◆ 編 輯 群/ 涂政強、彭淑姿、林筱蓉、曾筱茜、江欣潔、梁素禎
◆ 網頁設計 / 杜靖瀅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