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094期 2009/10/01出刊/ 半月刊    

<此為學生習作園地,不代表本院立場>

 

 

電影《那山 那人 那狗》觀後心得

【文╱古佳惠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研二生)】

  改編短篇小說的《那山、那人、那狗》,故事敘述著一位長期在山中跑郵路送信的老鄉郵員,由於年紀大了必須退休,又不放心將工作交由其他人,因而交給自己的兒子負責。老鄉郵員不放心兒子第一次送信,決定跟隨兒子走這一趟路,還有陪伴自己多年忠心的狗「老二」也一同隨行。整部影片記錄著老鄉郵員每次送信必經的驛站,走了十幾二十年的路,對每站的人都是有情感的,甚至與那山、那風吹,都是點滴在老鄉郵員的心頭。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老鄉郵員為人慈善的那一面,在有個村落「寒婆拗」,鄉郵員特別交代兒子每次送信都要送去一位叫「五婆」的老婆婆。五婆雙眼失明,孤零零的每天等孫子的信,也等孫子回家。五婆兒子死了,孫子是位大學生又是國家幹部,對老婆婆的關心僅有每年一張賀卡和一張匯票;老鄉郵員不忍見五婆成天盼孫子的信,所以常常寫信給老婆婆,以為是孫子的孝順,但這一騙就騙好了幾年。這次老鄉郵員特地來跟五婆道別,並且告訴她以後送信的工作就由自己的兒子來做,五婆說「他行嗎?」由這句話可知五婆對老鄉郵員的信賴全在於此。離開寒婆拗後,兒子教訓起父親,認為自己什麼都行的樣子,「我能做的就做,天花亂墜的想法做不成又有什麼用?」老鄉郵員這麼告訴兒子,兒子似乎體會不出父親那樣與人的互動,有種深厚的情感存在。

  《那山、那人、那狗》除了描述老鄉郵員與山、與人的情感,更道出兩代的親情。兒子對於一個月回家一次的父親,感覺到陌生而產生害怕。但在那一段跋山涉水的郵路上,卻激起了許多兩人情感的漣漪。先到第一個村落時,在村裡的秘書與老鄉郵員的對話之後,兒子見到父親憂愁的臉,兩人的情感只因一對話而更加深彼此的認識與情感,但彼此卻仍然無法以言語表達;尤其當父親說「哪有人自己給自己表揚的?那誰表揚村裡的人?」出村的時候,老鄉郵員沒有回頭,而村裡的人送他們出村,兒子明白剛剛的對話其實有些傷到父親的心,父親何嘗不想要?只是想要的東西並不一定能得到。但也不能說老鄉郵員這幾十年來的辛苦沒有得到什麼,因為從很多地方就可以看的出來,老鄉郵員得到的是鄉親們的肯定與信任。這條郵路多麼蜿蜒、陡峭,老鄉郵員認為郵路就是郵路,要走的踏實,走的有準頭,「辛苦」但是越苦越有理想,想的事情多了,人遇的也多了,不為什麼,就為了住大山裡的鄉親們。老鄉郵員的責任感,從那大風把信件吹的在風中亂飄看出,老鄉郵員的著急,又跌又撞,雖沒有得到兒子的讚嘆,卻讓我因為老鄉郵員的舉動而深深感動;而在忠心的「老二」陪伴下,令老鄉郵員也感到欣慰與驕傲。當兒子揹著自己的父親涉水時,心想著村裡人說「如果兒子能揹得動爸爸,表示這兒子長成了。」而老鄉郵員腦海裡卻回想起自己揹著兒子小時候的畫面,流下了眼淚,如今角色換了,我想對於兩人心情上都有很大的不同。

  劇中,父親在第一次躺在兒子身旁的時候,他開心的笑了,我想這畫面令人省思的是,現今社會中大部分的父母親與自己的小孩相處時間漸漸縮短,更別說停下忙碌的時間陪小孩,聽小孩說一句話,彼此的疏離造成兩者只給予彼此金錢與物質上的照顧,但是父母親所想要的不就是簡簡單單的親情,或許一個擁抱就足以讓父母親開心,或許一句「爸爸」或「媽媽」就足以讓父母親輾轉難眠。劇情接近尾聲時,老鄉郵員也體會這幾十年來妻子終日等待的無奈與兒子長大成人的驕傲。當兒子一覺醒來,將笨重的郵包往身上一扛,「老二」對於離開老鄉郵員的不捨,不時回頭望著老鄉郵員,又跑回老鄉郵員的身邊,最後老鄉郵員的情感發揮到最極限,望著兒子的背影,望著「老二」的影子,老鄉郵員的不放心,也不捨孩子辛苦的心表現於臉上,令人再三的淚流滿面,於是,那人、那山、那狗構築一幅幅美麗的畫面,一串串人性的感動。

 

▲BACK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蔣偉寧校長
◆ 發 行 人/ 江明修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李世暉老師、周錦宏老師、孫煒老師、張翰璧老師、陳定銘老師、陳秀琪老師、羅肇錦老師、鄭曉峰老師(依照姓氏筆畫)
◆ 主   編/ 陳巧媚
◆ 編 輯 群/ 涂政強、彭淑姿、黃信彰、林筱蓉、彭瑞珠、江欣潔、鄧閔文
◆ 網頁設計 / 杜靖瀅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