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093期 2009/09/01出刊/ 半月刊    

<此為學生習作園地,不代表本院立場>

 

王東的《客家學導論》閱讀摘要

【文╱陳建倫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研二生)】

摘要

第一章 客家學的學科體系和研究方法
第一節 漢民族及其各民系
一、漢民族及其基本特徵

從民族的基本特徵來看,漢民族有以下主要特點:
其一 活動的地域以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為主。
其二 經濟特徵是以經營農業為主。-p.2
其三 儒家文化居於文化型態的主導地位。-p.3

二、民系的概念即民系的形成的主要原因

民系這一概念,是羅香林先生在30年代為研究客家而自創的一個新術語。-p.6
其一 該民族在其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融合了其他民族的一些部分,而這些被融合的成分雖然改變了其原先的民族屬性,但依然保留了其中的某些因素,從而在語言、生活和其他民俗習慣方面,有別於該民族的其他成員。
其二 該民族在其自身的發展過程中,由於人口的增長或者天災、人禍以及其他原因而造成大規模遷徙,並由此而形成眾多的民系。
其三 由於各分布地域內自然條件和社會歷史條件的差異,從而使得同一族屬的人們在不同的居住區域內,形成各自不同的特點,並由此而形成為不同的民系。

三、漢民族內部的客家民系

今天的客家民系,也有一個相對穩定的居住地域,即閩、粵、贛交界的三角地區,但是歷史上的客家先民,在其離開原居住地域的那一天起,就長期處在一個居無定所的流離狀態之中。依循以上的論述,我們可以對客家民系的概念作這樣一個界定:所謂客家民系,就是漢民族共同體內部的的一支,經過長期的遷移,最後到達並定居在閩、粵、贛交界地區,並形成有別與周邊其他民系的獨特的方言、習俗和其它文化事業的群體。

第二節 客家學研究對象與範疇
一、客家學是一門獨立學科
1.客家學研究對象與範疇

根據我們的理解,所謂客家學,就是一門研究客家民系歷史、現狀和未來並揭示其發生、發展規律的學科。依循這一界定,客家學的內涵應該是:全面而又系統地研究客家民系的源流、社會經濟、語言習俗、心理情感、民系意識等發生、發展及其演進過程,揭示這一民系的發展規律及其未來趨向。

2.客家的學科體系

其一 釐清並統一客家學科所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使這些概念具有穩定的內涵和明確的指代。
其二 準確而又具體地描述客家民系的形成過程,使客家學的研究對象具有內在的穩定性。
其三 從文化人類學的角度,對客家文化進行文化類型學的研究,並分析該典型型態的文化與其社會系統及生存境況的內在關係,以”復原”客家民系的動態文化行為模式。
其四 全面而又系統地總結客家學研究的已有成果,客觀、公正地評價各家各派的學說,這也是建構客家學學科體系的重要內容之一。

二、客家學研究的意義
1.從民族學忽略漢民族研究談起

由於我們長期以來把民族學的研究對象局限在少數民族,而忽視了對作為中華民族大家庭中主體民族-漢民族的研究。

2.客家學研究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其一,是因為客家民系在漢民族的各大民系中具有典型性。
其二 客家民系這種強烈的個性與典型性,是由於其特殊的歷史背景造成的。
其三 不論是在以往的歷史歲月,還是在當今的現實生活中,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客家人在總體的生活方式上,基本上都是同一的,他們沒有因生活區域的分割而彼此有什麼重大的不同。
其四 客家文化的形成是一個動態的歷史過程,它不僅以漢民族傳統文化為總體背景,而且還在很大程度上吸收了中國古代南方各地的區域文化以及客居地的土著文化。

第三節 客家學與其它人文學科的關係
一、客家學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

作為一門綜合性學科,客家學除本身內在的學科特徵之外,與其它人文學科又有某種程度上的聯繫與交叉。

第二章客家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一、客家問題研究的發端

其一 以少數非客家人士為主體的,旨在侮辱客家的文字活動。
其二 以西方的傳教士和人類學者為主體的客家問題研究。
其三 以客籍學者為主體的實證性研究。

二、羅香林先生的巨大貢獻

其一 首次提出漢民族”民系”這一概念,並把它用之於客家研究。
其二 詳細、具體地探討了客家先民自中原南遷的歷史原因、遷徙過程、移民規模、人口分布、轉遷徒徑,從而基本上廓清了客家的淵源及其歷史發展過程。
其三 分析了客家民系形成的具體過程及其時間,討論了民系形成的標準以及一個民系區別於其他民系的重要標誌等理論問題。
其四 對客家文化的優良傳統,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並從方方面面對這一極具特色的文化之源流、特點、形成過程等,作了詳細研究。
其五 在研究的方法上,首次大膽地將家族譜牒與正史文獻結合起來,從而為後世客家學研究在材料的收集與整理上,數立了成功的範例。

第三章 客家學研究中的幾個基本理論問題
第一節客家民系與漢民族的關係問題
二、漢族:客家根系所在

其一 當今客家各大姓氏,都是歷史時期南遷的中原漢人的後裔,
其二 客家的根系在漢民族共同體,這不僅有著其種族血脈上的因緣,而且還有著其文化上直接關聯。

第六章 客家民系的形成
第一節 客家稱謂的由來
一、客家稱謂由來諸說

其一 客家這一稱謂,淵源於東晉南北朝時期的”給客制度”即唐宋時期的”客戶”。
其二 客家是相對於”主”(土著)而言的一種對稱,客家的”客”字,即外來人的意思。

第八章 客家民系的發展(上)
第一節 由大本營向廣東各地的發展
二、客家民系向外發展的政治動因

其一 明清鼎革。
其二 清初的遷界與復界。

第九章 客家民系的發展(下)
第一節 由大本營向台灣的遷移
三、客家人移民台灣的特點

1.與福建得漳泉移民相比,客家移民受政治上的牽制大
2.移民的主要方式是偷渡
3.由候鳥式往來到舉家入台定居

第十章 客家文化的歷史生成
第二節 土著民族與客家文化
二、畲族與客家文化

其一 畲族在歷史上是一個依山而處,居無定所的民族。
其二 客家先人在進入大本營地區之後,曾與畲族發生相當程度的血緣混化。
其三 正因為遷入大本營地區的客家先人,曾與畲族人民有過一定程度的血緣混化,故而,在後來的客家婦女身上,保留了畲族婦女的許多習俗和風尚。

第十一章 客家社會與客家文化
第二節 家族制度:客家文化的社會土壤
一、客家人的家族制度

其一 與江浙地區相比,客家人的家族制度具有明顯的持久性和強固性。
其二 與中原及華北地區相比,客家人的家族制度具有明顯的精緻性和典型性。

三、家族的主要功能

其一 主持家族的祭祀活動。
其二 興辦族學。
其三 舉辦大型的年節娛樂活動。
其四 調停不同家族或家族內部的糾紛。

第三節 客家文化的基本特質

一、質樸無華的風格
二、務實避虛的精神
三、反本追遠的氣質

第十二章 客家的生命禮俗
第二節 客家的喪葬禮俗
三、客家喪葬禮俗的觀念基礎

1.鬼魂的二重性觀念
2.喪葬祭禮中的家族觀念
3.喪葬禮俗中的宗教觀念

 

▲BACK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蔣偉寧校長
◆ 發 行 人/ 江明修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李世暉老師、周錦宏老師、孫煒老師、張翰璧老師、陳定銘老師、陳秀琪老師、羅肇錦老師、鄭曉峰老師(依照姓氏筆畫)
◆ 主   編/ 陳雅斐
◆ 編 輯 群/ 涂政強、彭淑姿、黃信彰、林筱蓉、彭瑞珠、江欣潔、鄧閔文
◆ 網頁設計 / 杜靖瀅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