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謝毓濱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研二生)】
本次中大客語所榮幸邀請政大英文系賴惠玲教授蒞校演講,因而促成此次訪談。賴教授現任該系系主任,在百忙中抽空為客語研究後進演講實在難能可貴。
研究專長為認知語意學、詞彙語意學、語法化、構式語法、隱喻與轉喻,目前致力於客語語料庫建構與客語語法、語意相關研究。以下為訪談內容:
1. 老師主要是學習西方語言學,何時對於客語研究有興趣?
答:這要追溯到碩士班的時候。語言學理論大多是從西方發展而來,我們學習語言學是學習研究方法,最終目的還是希望能夠分析自己熟悉的語言,而客語是我的母語。當然希望了解我的母語,在語言學這個角度下所呈現的面貌。因此,當時我的碩士論文就是寫客語的語法現象。
2. 以西方語言學研究漢語是否有其盲點,也就是說遇到無法解決之問題?
答:任何語言學理論都有盲點,都有其不足之處。因此,以西方語言學分析客家話還是會有其盲點,因各屬於不同語系。漢語方言的許多現象對於西方語言學提出很大挑戰,例如:英文有曲折變化,而漢語則無;漢語的單複數沒有marker。我們應了解理論產生過程及其系統,擷取其適合處理此語言之理論來解釋語言現象,而非削足適履。了解理論背後的系統性,會提高分析語言的敏感度。
3. 目前老師任教於政大,請問政大語言所研究客家話的人多嗎?
答:基本上,政大語言所研究客家話的學生都會來找我,不過我現在手邊的學生都是博士生。因擔任行政之職,較無暇帶碩士生。目前我身邊除了一位剛畢業的學生,還有三位學生(皆為博士生)。
4. 客家話在語言學界裡還有哪些未開發之處,值得鼓勵同學去鑽研討論?
答:其實大體上來說客家話研究相對於華語起步就是比較晚。因此任何一個領域都是值得大家下去做。可以試著以「小題大作」
的方式,找一個精細的角度,將問題處理清楚即可。即便是別人處理過的問題也是可以做研究,因現在理論一直發展,興趣也是會改變的。
後記:
雖然僅是短短30分鐘的午餐訪談,老師談笑風生、有問必答。還與我們分享一本特別的「筆記本」。這筆記本的內容究竟是什麼呢?其實「江湖一點訣,說破就不值錢」。筆記本其實記述了老師對於研究的靈感與待解問題。在生活中不忘研究,提攜後輩不遺餘力,賴老師這樣的學者風範是值得我們後輩學習與尊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