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賴震紘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研一生)】
一、緒論
現代運動產業存在之目的,除了營利以外,也肩負國民運動風氣推廣的政策性任務。其中,職業運動之發展乃藉由企業投入其資源發展專業運動,以提倡體育風氣及宣傳其企業的形象與服務,大多數的職業運動於發展初期,其經營管理掌控於創辦人手中,並以創辦人的熱誠作為職業運動展業存續的關鍵要素,然而在現代商業快速發展與全球化之影響下,突顯創新管理在職業運動經營之重要性。
連續獲得兩屆世界棒球經典賽(WBC)冠軍的日本,其職業棒球的發展歷史悠久,成立於西元1936年,其熱門程度在戰後甚至超越該國之國技「相撲」;本研究乃以日本職棒聯盟的北海道日本火腿鬥士隊為例,探討其在內部環境與外部環境的挑戰下,如何運用創新策略突破限制,進行創新管理之規劃與推動,並且以2004年其遷移主場之前後進行比較,檢視其之實際成效為何。
二、職業運動產業
職業運動乃包含以下四個要素(Goff,2005):1.消費之觀眾(球迷)2.贊助的比賽活動(sponsored
event)3.專以從事該運動為職業的運動員4.具有不確定性的競爭(competing
live)。而以職業棒球為例,乃是由企業贊助或直接成立球隊,招募職業選手,並且透過行銷商品、拓展球迷,以達到母企業之宣傳效果;而職業運動的興盛也會受到國家、地區的喜好程度及經濟發展等因素受到影響。
三、個案簡介
北海道日本火腿鬥士隊(北海道日本ハムファイターズ),目前隸屬於日本職業棒球(NPB)太平洋聯盟,成立於1945年11月6日,成立初期名為東京參議員隊,其中經過數次經營更替,現今的經營者日本火腿株式會社於1973年11月19日取得經營權,球隊名稱改為「日本火腿鬥士隊」;該隊之歷史傳統是以東京地區作為根據地,然而東京地區已有傳統強隊東京讀賣巨人(主場:東京後樂園球場)以及東京養樂多燕子(主場:東京神宮球場)進駐,故從2004年球季開始,將主場轉移到北海道新建完成的札幌巨蛋,並且更換新的球衣及LOGO,球隊也為了落實屬地主義,名稱上加入「北海道」的字樣,2008年為止,共有3度打進日本大賽,2次獲得總冠軍。
四、創新之動機與目的
2004年以前,日本火腿鬥士隊與東京讀賣巨人隊共用東京巨蛋作為主場,因此東京地區球迷飽和,加上戰績欠佳的關係,球迷人數與球隊發展受到限制;外部也受到美國職棒大聯盟(MLB)以及日本職業足球聯賽(J.LEAGUE)之挑戰,導致球團經營困難,進而必須尋找新的市場,擺脫過去經營之方式,藉由創新之策略開拓新市場。
(下篇請見九十二期客家學院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