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柔辰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研二生)】
社文所的研究目標清楚說明「跨學科整合歷史學、人類學和社會學」,但原本三學門三足鼎立的情況,一步步地變了樣。2008年由於缺乏歷史師資,所上意欲聘請新的歷史專業老師,卻在院教評會時遭到否決,教授們鍥而不捨,於2009年再度聘請歷史專業的教師,這次則在校教評會時被扼殺了,其中的源由難以深究,三足大鼎失一足,搖搖欲墜地支撐著一群對歷史充滿興趣的學生。
2009年夏,人類學教授即將離開,原本應該再聘請新的人類學師資,然而徵聘的教師卻是「族群關係、族群研究領域專任教師」,人類學專業師資的離去,更顯社文所面臨的困境,三足大鼎再斷一足,能吸引學生入學、支持在學生的容器由「大鼎」斷成了「高腳杯」,社會學學門努力地獨撐大局,終究是供不應求。
歷史學式的訓練,有助於學生分析史料,懷抱追本溯源之精神,強調宏觀的視野和時間縱深的脈絡關注「現象」的形成,更重要的是─瞭解台灣歷史。研究台灣客家人的社會文化,客家人的遷移、開墾、家族等皆是重要議題,即使研究主題在於海外客家,對自身的瞭解抑是做為一個「研究生」不可或缺的知識。
人類學起源於西方,強調對異文化的理解,西方的人類學者對台灣客家社會之研究亦多有貢獻,例如:Myron L.
Cohen、Burton
Pasternak,起家自對文化的關懷,人類學式的訓練讓學生能更細微地觀察一地區人們的活動,強調沉浸、深入田野,關心的議題舉凡宗教信仰、族群關係、生態環境、語言、社會、音樂等無所不包,近年來亦不斷學習其他學門的研究方法,而有所謂的「歷史人類學」,更重要的是,人類學課程能刺激學生從另一個層面思考問題,尋找答案。
強調歷史學、人類學、社會學並重的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至今僅剩社會學一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少了相關師資,便無法吸引相關科系的學生,惡性循環下,讓人不禁憂心未來的道路,究竟是哪把鋸子活生生地吞噬大鼎?是哪隻「隱形的手」硬生生地剝奪了學生的受教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