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依萱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研一生)】
一、摘要
從這三篇文章來看,可明顯看出涂爾幹的社會理論以關鍵之重點貫串其中。在何謂社會事實一文中,涂爾幹提到二個要點:一是社會事實一詞的提出,對於社會學理論與人類學理論皆是重要的研究關鍵,並且社會事實須以社會事實作為解釋;二是社會事實既關於個人,卻又是外在於個人的。對於涂爾幹所提出的社會事實一詞,讓社會與文化二詞有了研究的依據,使其獨立出社會學理論與人類學理論,並且,藉此引出結構馬克斯論與象徵論兩大重要理論。而其中又以牟斯對於象徵與符號的相關論述為承接涂爾幹理論之大成。
二、重點整理or關鍵字
象徵論、社會、文化、社會性(sociality)、西歐資本主義文化、
社會事實(social fact)、集體表徵(collective representation)、
集體意識(collective consciousness)、神聖、世俗、有機體社會論、
能動性(agency)、瞭悟(Verstehen)、結構馬克思論、交換、
原初分類(Primitive Classification)、native’s point of view
三、討論與感想
在黃應貴的反景入深林一書中,談到人類學與社會學在知識論上有四個差別裡,第一點認為人類學強調的是被研究者的主觀觀點,而社會學理論較看重的是客觀論。學生認為目前的社會學理論已有逐漸微觀的社會學理論方向,例如全球化中的在地化(本土化),而這也是社會學理論與人類學理論逐漸走向相輔相成的道路。
第二點整體的觀點,學生認為人類學與社會學皆有分殊化(專業化)和整體的觀點,只是人類學與社會學所著重的方向不同而已。這樣的不同,或許可以透過帕深思在社會系統理論中,對於社會與文化系統的論述來加以闡釋。
接下來,第三點的比較與第四點的反思性皆屬於較有批判性的觀點。人類學與社會學都必須透過比較和反思,來對其田野調查或是社會現象的研究做進一步的釐清。
從黃應貴的文章裡,可以瞭解到社會學理論與人類學理論的相互應用關係,而並非只是能獨立分開的兩個學科,人類學理論藉由對社會學理論的引用,透過涂爾幹的社會理論,讓牟斯的象徵論在人類學得到更多的印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