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古儀瑩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研一生)】
今年年初參與了兩個廟會活動:
1.
民國九十八年農曆一月二十八日(國曆二月二十二日)屏東縣長治鄉下寮福德祠前往車城福安宮割香(有一說割香是取其香火之鼎盛,希望福德祠伯公也能同樣香火延棉不斷)。
2.
民國九十八年農曆二月十一日(國曆三月七日)屏東縣麟洛鄉湧源堂前往高雄大岡山超峯寺進香,進香結束後從長治鄉下寮地區開始沿途繞境回湧源堂。
以上兩次進香活動我都全程參與,一方面是做記錄,一方面是再度參與從小
看到大且非常熟悉的廟會活動,尤其湧源堂的繞境,更是結合了不同鄉、不同村的人們,共同出錢出力來完成這件大事。
我於民國七十五年出生,自有記憶以來,來自不同地方、不同的神明繞境活動幾乎每年都會出現在家門前小小的巷子,居民們在家裡前面準備祭品迎接繞境的神明,而神明們總會在巷子口的伯公下稍作停留,待儀式結束後,又陸陸續續朝安排的路線前進。
那些景象,彷彿做日才發生過,如今,種種因素如人力缺乏、經費不足等,使得神明繞境活動不再頻繁,而行程浩大的神明進香和遶境活動,參與者似乎以中、老年人為主,抬神轎、打大鼓、進行儀式等,少見年輕人的身影。這種傳統社會文化,隨著經濟發展、社會變遷,正在慢慢減少,尤其像我們這種小地方,除了仍然堅持舉辦的廟宇,這類神明平安繞境,對現代社會大眾來說,具有什麼意義?我們的社會,還需不需要?需要的話,如何保存和進行?不需要的話,對我們的傳統民間信仰有和影響?傳統宗教文化的沒落,若非有人堅持繼續下去,或是足夠的人力和經費,否則難以支持整個活動的進行,文化傳承的斷層也是當地人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