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智絹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研一生)】
作者提出了四位一體的田野工作:技法、基本議題、認識論、存在論,也舉例說明了不同的研究者在使用不同的技法來研究議題時,在田野工作中其所接觸到的認識論與存在論也有所不同。
這本書是以介紹社會學的田野工作為主,雖然方法上與人類學的田野工作有些許差別,但是田野工作的本質、規則、倫理卻是大同小異的。此書也詳細介紹了田野工作的內容,像是在田野工作前的準備,田野工作時的準備,田野的注意事項,以及資料的分析與撰寫等,與之前上課老師指定閱讀的講義內容大部分是相似的。而且閱讀了很多田野工作的文章後,我對田野工作有了一定程度的認識
,但是,如果要實務操作田野調查,對我這個新手來說,應該是一個大挑戰,而且也必須像書中所說的,在田野中,一邊聽從老師的指導,一邊從做中學。
作者描述了他們教授田野調查課程的情形,其中就有提及在田野調查前後,學生必須向大家報告自己的田調計畫及內容,讓大家一起針對他的田調做討論,互相提出問題,互相交流意見。我覺得這樣的討論,對學生來說也許有一定的壓力存在,但是卻可以幫助學生在田調中得到許多建議和方向,對學生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訓練。因為學生的田調經驗不是這麼的足夠,也有許多的盲點,若是透過討論的形式,互相幫助彼此突破瓶頸,這也是學習田野調查的一種好方法,而且也能夠順利的進入田野調查的情境中。
書中也提及田野調查工作的核心,「田野工作讓研究者活生生地沉浸在被研究者生活的時空中,將研究者的感觸與被研究者的感觸關聯在一起,動態的創造了不同層次的田野資料」「研究者必須不時的反省,持續感知研究者自身的歷史
、主體性與理論定位,這是對被研究者的尊重,也是理解被研究者的重要資源」
。這些重要的提醒,老師在上課時也一直強調,要用「在地觀點」來作為研究的角度。
我相信不同脈絡下的人,都會不同的認知,不同的生活環境、文化背景,對同一事物也會有不同的解讀。但是,在人類學的田野調查裡,因為是要去瞭解當地生活的人、事、物,必須排除「想當然爾」的迷思,要站在當地人的思想脈絡
、生活方式下去思考當地所發生的情境。不然,研究者所書寫出來的成果,都是以研究者主觀認定的現象,也許每個人有不同的詮釋方式,所呈現的內容並不代表被研究者世界,只會變成研究者主觀的想法罷了。我想,「在地觀點」這一點並不是這麼容易完全的去實現,但是還是要以被研究者的角度,來看被研究的世界,這樣的研究成果才具備當地的代表性。
但是,我想「想當然爾」這個迷思,在田野研究中應該會經常的出現,而且是在我們不自覺的情況下出現,畢竟在不同的脈絡中,免不了會以自己的方式去理解。許多民族誌,都是研究者長時間田野調查的研究成果,呈現被研究世界的樣貌,但是我都不免懷疑,內容裡真的沒有加入研究者的主觀詮釋嗎?我想多多少少,都會有吧!因為書寫的方式和表達的方向會因研究者而異。我想,若要跳脫出「主觀」的思想,也許可以透過筆記和紀錄、日記,經由紀錄來看自己是否有加入強烈的主觀認定在其中。不斷的紀錄、不斷地修正、不斷的反思,才能呈現研究的原貌。
田野工作大多是以人與人的互動、交談、參與活動為主,人是有意識的,在田野時,會碰到許多不可預知的情況,會有許多無法預料的事件發生,所以在田野工作中,有時必須靠自我的判斷和經驗,來應對突發狀況,亦或是調整研究內容。
在我來說,田野工作不但是去尋找研究資訊,去發現被研究者的生活,對研究者來說,也是一種自我訓練。例如:口語的訓練,像是如何明確的表達自我的疑問、在尊重他人的原則下,如何去獲得資訊;人際關係的應對,因為田野工作在當地會待上一段時間,如何快速的融入當地生活,以及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
。田野工作,不只是應用學術知識,也在田野中建立知識。
讀了許多有關田野調查的相關文章,讓我覺得其實在發展一個田調時,就像是在跟田調談感情,一開始是要先跟研究地域裡的人建立關係,讓對方先瞭解你
,慢慢對你信任,才能繼續研究下去。然後再經由報導人的訊息從中找資料,瞭解到更多資訊。而且田調的時間是漫長的,需要長時間的瞭解,而且在研究中,也跟當地建立起了一定關係,深入瞭解了當地,簡單的說,是對當地熟透了。在研究中也有一定的研究倫理存在,有不可侵犯的部分,而且到研究結束後,若還能與當地保持良好的關係與互動,就是一個很成功的田野工作。
現在我還是碩一,所以現在接觸的研究方法,都是在教我們研究的方法和規則,以後的客家研究,也一定會使用到田野調查這個方法。也許在書中,已經知道研究的方法和應該注意的事項,但是在還未進入田調時,有太多情況是無法從書中得到答案來解決的,而且理論跟實務是相互影響,互相修正的,未來的田野情況無法百分之百的掌控,但是期許自我在田野中可以有很好的收穫及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