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081期 2008/10/05出刊/月刊    

 

 

社文所暑期花蓮田調

【文/林筱蓉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研二生)】

  花蓮對我而言並不陌生,經過五年寒暑,睽違之後終於又因所上田野能再次回到這熟悉的土地。僥倖的因為曾在花蓮度過的光陰,而能有幫忙規劃行程的機會,但因為對於花蓮客家文化的不熟悉,我也如同初生之犢般的四處打探消息與資訊,然而實際走過後發現行程並不是相當完善,證明了我待在花蓮的五年,對花蓮客家文化的了解貧瘠無比。明明常在市場上聽聞客家人相互對談,也總是會騎著半小時的機車去鳳林買粄解鄉愁,我卻如同習以為常的並未特別注意客家人的行蹤與特殊文化,實屬可惜的!花蓮客家,有著特別的再移民背景與族群文化特色,多族群混居,造成花蓮客家意象的特殊性,在飲食、語言、居住習慣上皆呈現屬於花蓮的在地性。

  本次行程中,參訪了林田山文化館、鳳林客家文物館、校長夢工廠與白米木屐博物館,這些地方博物館,呈現不同的特色與面相,我們在白米木屐博物館,這個地方文化館中看見文化創意產業與社區營造的生命力,同時也見聞了社造前輩的白米社區是如何推廣社造。林田山文化館與校長夢工廠,同為閒置空間再利用之實例,我們看到林田山文化園區如何見證過往的伐木業繁盛與移民村的輝煌,與現今冷清的林田山地區相比,是多麼難以令人想像,導覽人員介紹著當時伐木工人的薪資,連國小老師都趨之若鶩的前來林場擔任員工,可以預見當時林場的興勃。校長夢工廠由日官員住宅到校長宿舍,現今成了展示鳳林獨特人文特色之處,我們在這裡看見了鳳林的人文薈萃,但可惜的是展覽內容無法突破,我有幸在多年前參與校長夢工廠的創建前置作業,多年來展示內容並未改變,增加的只有校長的資料,無法與參觀者產生互動,這是校長夢工廠並未能聲名大噪的原因,而一個地方文化館的運作,除了倚靠政府的補助(如林田山文化園區,全由地方政府補助),更應與地方結合,校長夢工廠訴說的是當地事,但卻有一絲疏離,倘若能靠地方義工團隊加強與當地人的互動,賦予閒置空間新生命,似乎比起籌設一個地方文化館更有意義。鳳林客家文物館也是地方文化館政策下的產物,展覽內容多半以文字圖片為主,而在參觀中我發現一個有趣之處,客家文物館將客家建築以東西部差異展出,其所謂東部客家建築與我前去馬來西亞海外田野地發現的客家板屋,建築形式相仿,而走在台九縣往南的原住民聚落中,類似的建築形式不斷出現,但裡面居住的並非客家人而是原住民。在海外田調時,當地客家人解釋何以出現板屋的建築形式,也提及與當地馬來人建築形式有關,因地制宜而產生的建築形式與生活方式,是客家人在地化的表徵。客家文物館的策劃人員也許想表達東部客家人獨特的在地化,但卻沒有解說牌在旁輔助,如此容易誤導參觀者,誤以為此建築形式為東部客家獨有,而出現錯誤的認知。
 

  第二天的田野實作是此次活動的重頭戲,我們這組很幸運的有大學長壓陣,組員中只有我有田野經驗與上過研究方法課程,由於學長的帶領,讓我們在事前討論訪談大鋼時能更容易聚焦,而擬定的主題也以族群通婚所造成的差異為主。訪談當天我們很幸運的得到村長的幫助,而能在相當少的時間中訪談了多位受訪者,訪談過程中,學妹都相當踴躍的試著發問,而我們也很幸運的找到了相當多不同族群通婚經驗的受訪者,因此能做簡單的比較,做田野遇到的困難(無交通工具)、語言不同(訪談者多半以國語為主,參以閩南語或客語)、無人願意受訪,很幸運的都沒有發生在我們身上,雖然天氣炎熱,但一切都相當順利的結束,這次的實作,雖然短暫,對於還未上過研究方法與田野經驗的同學、學妹,不啻是一個很好的經驗,而研究方法課堂上所學習的知識能夠獲得活用的機會也是相當好的。


 

▲BACK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蔣偉寧代理校長
◆ 發 行 人/ 江明修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呂玫鍰老師、李世暉老師、周錦宏老師、孫煒老師、張翰璧老師、陳定銘老師、陳秀琪老師、羅肇錦老師、鄭曉峰老師(依照姓氏筆畫)
◆ 主   編/ 陳明秀
◆ 編 輯 群/ 涂政強、彭淑姿、黃信彰、林筱蓉、彭瑞珠、廖純瑜、鄧閔文
◆ 網頁設計 / 杜靖瀅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