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鄭忠烜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研二生)】
近年來,政府大力推展地方文化紮根工作,地方文化館四處林立,部份地方文化館苦無經費經營,也無法獲得政府上級單位支持補助,導致許多文化館關閉成為「蚊子館」,然而,許多得以倖存下來的地方文化館,也因為知名度普遍不高以及部份文化館內容重疊、大同小異,使得參觀人數日益減少,鮮少會有第二次再度造訪的民眾。
再以「客家」文化館來論,除了國家級客家文化園區外,目前各地方縣市政府更是紛紛成立客家文化館,而這些客家文化館設之展覽內容及藝文活動同質性實在太高,當民眾造訪許多客家文化館的其中之一後,對於其它地區的客家文化館設可能就會興致缺缺,因此,客家文化館設同質性過高,是個值得我們去深思的問題。
在客委會成立之後,各地客家文化館紛紛成立,如同速食業者成立連鎖店一般快速成長,撇開政治因素不談,但客家文化畢竟不是速食,禁不起一而再、再而三的消費,成立館設更是需要先前的縝密規劃和調查,並結合真實的在地特色,讓各地的客家文化館能有差異化之效果,不論是館設內容或整體建築空間設計皆要齊頭並進,而公部門也應該給予持續的支持與輔導,而非只負責「成立」,卻不管「成敗」,如此一來,才有可能進一步吸引更多的民眾造訪,也才能達到文化紮根之目的。
客家文化到底需不需要那麼多的文化館設來宣揚,一直是令人關注的問題,以桃竹苗等地來說,生活即是客家,隨處可見客家文化、客家飲食,因此,用客家生活圈或生態區來取代冰冷的文化館設或許更能夠妥善利用既有資源,甚至有更大的機會能夠帶動地方發展,也才能夠讓民眾真正體驗到客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