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研究:花蓮移地田野調查第一日
【文/劉虹均/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圖/徐彗祖】
近幾年越來越多學者投入花東地區的客家研究,本院研究所的專題研究課程,也帶著學生,移地到花蓮吉安、鳳林等地,進行田野調查。一行人乘著火車,出訪花蓮,首站來到花蓮吉安客家事務局,東華大學臺灣文華學系郭俊麟主任針對吉安地區的客家重點,逐一為我們介紹。
在吉安鄉中,永興村與稻香村是客家族群分布比例最高的居落,當地因為生產稻米,加上鐵路的拓展,吸引不少西部地區的客家人,遷徙到該地發展。在田野調查的途中,我們親自走訪吉安舊火車站,在舊址附近,已不見當初興建車站的蹤跡,一旁留下的穀倉,仍見證當初稻香村,在日治時期扮演重要的稻米生產區。走在吉安舊火車附近,可觀察兩旁的住家門口,多掛著客家堂號,走上前詢問之下,才得知,當地的客家居民,在島內移民到花東地區時,許多人依賴鐵路維生,並在鐵路局工作。
這次我們也到花蓮吉安的客家館舍參觀,導覽人員努力地全程用客語與我們導覽,在參訪的過程中,我認為值得去討論客家文化館舍中,所呈現的客家意涵為何。如在吉安的客家文化館內,有一項展覽物品,是從長屋伯公借出藥籤來展出,這項具當地風情的歷史物件,應當多加介紹,並提供良好的環境來維護古物。另外,館舍內也展示一系列以桐花、花布而設計的服飾,在導覽的過程中,我也不禁思考,客家館舍的經營,是否能跳出傳統對於客家的刻板印象,進而發展出具當地特色、意涵的內容。
野調查的旅途中,也到了吉安長屋伯公廟參訪,在吉安鄉中,卻有28座伯公,每座伯公的形象也隨著不同族群的交流、當地的歷史發展等等,有多元的形象。即使是在多客家二代移民的吉安鄉,伯公信仰仍深植在當地居民的心中。
花蓮田調首日,伴隨著綿綿細雨,順利走讀完吉安。晚上回到民宿,休息片刻,我們與東華大學臺文系師生共進晚餐,也互相進行交流、心得分享,結束今日充實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