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大學電子報

打造客語景觀成為臺灣各族群共享的文化價值


【圖、文/王保鍵/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教授】




  語言景觀(linguistic landscape)是社會語言學(sociolinguistics)研究中,日漸受到重視的課題。按語言景觀是國家的語言政策的一部分,透過政府標誌、道路標誌、街道名稱、傳統地名、商家招牌等語言使用,以提升少數族群語言能見度(language visibility),並促進少數族群母語活力及母語保存。除語言復振功能外,語言景觀透過語言讀寫或文字化,可讓少數族群語言被看見,提升語言使用者的語言認同感,並培育語言使用者的語言光榮感。《客語為通行語實施辦法》第10條規定,客語為通行語地區之政府機關(構)、學校及公營事業機構,得設置客語通行語及傳統名稱之標示;上開規定,旨在推動客語之語言景觀。

  本文作者於今(2023)年1月初前往夏威夷大學,發表英文論文,在研討會的空餘時間,走訪州議會、州政府等政府機關。在該州自來水部門(board of water supply)門前見到「Uwē ka lani, Ola ka honua」夏威夷語的諺語,意思是:雨水的滋潤讓大地恢復生機(When the heavens weep, the earth lives)。也在Thomas Square見到「Ua Mau ke Ea o ka ʻĀina i ka Pono」夏威夷語的諺語,意思是:正義永存(The life of the land is perpetuated in righteousness)。在踏查過程中,看見許多政府機關門口標誌使用「Aloha」夏威夷語,對於少數族群語言廣泛出現在公共空間,處處存著豐富的夏威夷語的語言景觀,深感震撼。

Ua Mau ke Ea o ka ʻĀina i ka Pono

Aloha (圖片來源:本文)


  事實上,以族群母語或傳統名稱設置道路標誌,除道路名稱等基本資訊提供功能外,更展現國家、社會對多元族裔文化的珍視,有利增強少數族群成員的光榮感。夏威夷許多街道路名以夏威夷傳統名稱命名,街道招牌以夏威夷語呈現,讓夏威夷族的歷史記憶、文化意象,被大家所共聞共見。客家委員會積極於「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推動客語為通行語,夏威夷語言景觀實作經驗,應可作為客家委員會推動《客語為通行語實施辦法》第10條「設置客語通行語及傳統名稱之標示」的參考。

夏威夷語路標 (圖片來源:本文)


  此外,在夏威夷公、私部門,夏威夷語「Aloha」已然成為該州的代表,一般民眾(非夏威夷人)口語或書信往來,亦多會使用Aloha(你好/再見)、Mahalo(謝謝)、A Hui Hou(再見)等夏威夷語,呈現少數族群語言已昇華為全州人民共享的文化象徵。期待主政者能積極建置客語景觀,以客語景觀促進臺灣各族群認識客家,進而使得客語成為各族群共享的文化價值。

返回上頁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周景揚校長
◆ 發 行 人/ 周錦宏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王保鍵老師、
  周錦宏老師、姜貞吟老師、孫 煒老師、
  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
  黃菊芳老師、賴守誠老師、鍾國允老師、
  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鄭曉峯老師、
  羅肇錦老師。 (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周錦宏院長
◆ 執行編輯 / 黃菊芳系主任、陳秀琪老師、
  邱一帆老師

◆ 編 輯 群/ 林芊慧、陳婕如、彭淑姿、
  彭賢明、劉虹均、賴亞華、羅玉芝。
  (依姓氏筆畫排序)

◆ 刊頭攝影 / 廖千慧
◆ 網頁製作 / 李政勳
◆ 連絡電話 / 03-4237151#33480

訂閱本報

Facebook
twitter
line

© 2023 New Edition Design by 李政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