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人之界觀展心得
【圖/黃欣如/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一年級】
進入展間的入口被黑色的簾幕遮住,我覺得遮住陽光照進展間是為了塑造一般人在觀看歷史、學習歷史時往往會忽略歷史中黑暗的部分,沒有學過的就當作沒有這件事吧,若想了解這樣的歷史需要揭開簾幕走進歷史軌跡中尋找答案。
揭開簾幕走進展間,感受到了一股涼意,是冷氣機運作的聲音,冷氣製造的冷風使整個展間的氛圍更為陰森、可怕。左手邊是記錄每個庄有關吃番仔肉的事情,從苗栗到桃園再到台北都有客家人吃番仔肉的蹤跡。在淺山地區的族群之間的糾葛,演變到原住民和客家人之間的紛爭,原住民出草獵人頭,只把人頭帶走,留下屍體,沒有頭的屍體沒辦法回到祖先身旁,只能另外安葬,在大嵙崁地區有句俗諺是「番仔殺」就是在講這件事情。客家人很生氣,開始會殺原住民洩憤並煮來吃,人肉煮起來會冒泡、番仔頭的肉比較好吃、番仔的肉都柴柴的、番仔沒吃鹽巴所以肉不好吃,甚至有人把番仔肉拿來賣,這些都是在各庄紀錄上看到的,當下的感覺是滿噁心,真的有人吃人肉嗎?
在各庄的紀錄上,大部分都是說因為很生氣,所以把番仔煮來吃洩憤,但番仔肉不好吃,我覺得通過殺死番仔和煮番仔肉來吃的動作表示客家人能宰制番仔的生死,除了掌控他的生與死外,不把番仔視為人,把番仔當成牲畜來對待,將煮熟來吃。在一般的世俗眼光中,會當成食物的絕非人,一定是人以外的動物、植物,人可以決定動物的生與死、烹調手法、是否要作為商品販賣等,這些決定權都在人的手中,而客家人的做法除了洩憤外就是根本不把番仔當成人對待,當成牲畜一樣對待。
展間有三個影片,一個是通過田野調查的方式走訪淺山地去的福德祠/土地公/伯公廟,影篇中的女子擲筊詢問伯公是否知道有番仔被殺、是否有人吃番仔肉。影片中的廟看起來都是很少人去祭拜的廟宇,我很佩服藝術家走進淺山地區並實際拍了這些廟宇,我覺得會特別帶到伯公可能是因為伯公身為神卻沒有能力去阻止這樣的事情發生,身為神的他只能靜靜看著這樣的事情發生,就算人們做了這樣的事情,伯公一樣保佑信徒,藝術家通過改變影像的成色來營造詭譎的氣氛,像是把神塑造成也可能害人的模樣,伯公的臉看起來超可怕,還特別放大,這樣我在想我們尊敬並信仰的神難道就是正義、善良、正直的存在嗎?,影片中也有模擬煮人肉的過程,看了是真的滿可怕的,頭顱很逼真,逼真到我以為是真的屍骸,煮人肉冒泡泡的樣子也有呈現。
用電視機播的影片是在講述煮番仔肉的過程,如何處理、如何烹煮、番仔肉在被處理及被烹煮的時候會出現什麼反應,我覺得滿可怕的,就他真的講太細了,細到我懷疑他是不是真的有殺過人,處理過人肉,藝術家和認識的長輩一同上山,尋找先輩們留下的蹤跡。最大的影片是在講是客家人是怎麼樣開始殺番人的,通過歷史資料的追述,我們知道的是淺山地區的族群紛爭之大,特別是客家人和原住民,滿多都是外國人記錄下的資料。當代無相關的法律及法條可以管人吃人的事情,政府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看著族群間的廝殺。客家人被原住民殺得太多了,很多庄開始鼓勵壯丁去殺原住民,如果真的有殺死原住民的話會有獎勵金可以拿。很多人都說親人被殺了很難過,很不甘願,進而去殺原住民洩憤,更以煮番仔肉的方式來汙辱原住民。影片中有提及目前無找到殺番仔和煮番仔肉時的照片,歷史的考證是否要通過照片予以佐證,或是只要有夠多的耆老講述著同件事情就足以能稱這段歷史是確實存在的?
整體來說,我很喜歡這個展覽,以藝術的方式呈現這段歷史,我也是看了這個展覽後才知道這段歷史,藝術是幫助人們接觸不同領域時能以輕鬆的方式看待沈重或是困難的事件、議題、歷史,謝謝藝術家的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