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人之界:揭開被遺忘的臺灣歷史
【文、圖/馬如均/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一年級】
「食人」,這個在現代文明的臺灣社會難以被理解的詞彙,曾實際於這片土地上演。昏暗的展場佈置、詭譎的影片色調衝擊著我的感官,無不在告訴我這是個多麼令人感到毛骨悚然的黑暗故事。翻開沉重的黑色布幔,進入展間,意味著過去那段塵封已久的原漢衝突殘酷記憶深鎖,將隨之被解開。流淌在台灣這片土地上的沉重回憶,經過時間的長河而漸漸被遺忘。如今經由梁廷毓創作者的努力,又悄然流動,翻攪著我們對於既有臺灣史的認知。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左牆上的圖卷,由南而北標示出北臺灣西部淺山地帶的部落。透過地形圖景和口述記載,清晰呈現各部落耆老對於他們祖輩「吃番肉」的所見所聞和自身遇難的經歷。反覆出現的「報仇」、「洩憤」、「氣」等字眼,映襯圖卷鮮明的藍、紅色系對比,製造更多陰鬱壓抑的氣氛。同時也道出了當時漢人吃番肉的動機和實際行為。
〈番顱考〉、〈番肉考〉和〈食人之地〉三部影像作品,圍繞著清領延續至日治時期,漢原為了爭奪生存空間而衍伸出的族群衝突。其中〈番顱考〉以詭譎的色調呈現,令人感到噁心、坐立難安。以詢問耆老開頭,透過尋訪土地公廟詢問神靈殺番、吃番肉的事情。拼湊出番出草獵人頭與漢吃番肉復仇的衝突歷史,並與神像斷頭連結敘事。而〈食人之地〉像一部會令人反胃、反感的紀錄片。照片、染紅的山景、本草綱目圖解、洋人在臺紀錄和口傳影像紀錄交錯呈現,讓人感到頭暈目眩的同時,似乎也訴說著這段歷史時期的狀態。其中有紀錄記述,當時漢人為獲得「殺番賞」已失去原本報仇的初衷,無論是否為良番皆格殺勿論。番人也因此憤恨不已,因而加劇後來無政府的失序狀態。不禁令人反思人性的貪婪無厭和野蠻,若相同情境置於現代會有不同的結果嗎?在感到畏懼與害怕的同時,我也好奇著。
這段黑暗的歷史故事赤裸的呈現在眼前。以現代的角度來看,食人或許是詭異、不被認同的行為。但依循著展覽的脈絡呈現,似乎對漢原族群衝突而導致這樣的異常事件,更能夠理解了。這樣講並不是要為前人吃人肉的行為辯解,而是無論光明與否、正當與否、殘忍與否,這即是數百年前順應社會脈絡發展出的歷史事實。我們不應該戴著有色的眼鏡看待這段歷史,更重要的是理解其背後的意義並從中獲得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