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愛走天涯:移居花蓮富里的故事
【文/葉淑綾/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教授】
位於花蓮縣最南端的富里鄉是目前客委會指定的客家文化重點發展鄉鎮之一,根據富里鄉志的介紹,客家人和閩南人約在清光緒元年(西元1875年)清帝國進行「開山撫番」積極開發東部的時候,才開始移入本鄉開墾。日治時期,越來越多的移民遷入,昭和年間人口增長至近萬人,其中客家人口的佔比大約四成,多來自桃竹苗等地,當時客家移民勇闖後山的緣由可能百百種,接下來的移民故事帶我們想像其中一種情境。
目前在富里經營體驗農家的王姐回憶起爺爺奶奶移居東部落腳石牌的緣由與過程,爺爺奶奶都是來自苗栗南庄的客家人,爺爺約在西元1903年出生,奶奶比他小4歲。他們還在南庄的時候,有著各自的家庭,爺爺和他的童養媳育有一子,奶奶也是另一戶人家的童養媳但當時尚未生子。爺爺奶奶是為了愛情,各自脫離原本的家庭,大約在1925年左右一起私奔到東部尋找新的天地和建立共同的家庭。
「我大伯說他們大約花了3個月才從南庄來到後山,他們從南庄一路北走尋找可以落腳的地方,走到基隆繞過山頭來到宜蘭,走海岸線,走到蘇澳後沒路了,那時蘇花公路還沒開通,所以他們就從蘇澳搭船到花蓮港,然後再從花蓮這邊一路往南走。剛開始落腳的地方是在玉里大橋頭樂合那邊,聽說在那住了半年,但在那裏沒有工作沒得生存,後來輾轉得知富南的磚窯廠有工作機會,所以我爺爺就到磚窯廠工作賺錢,也在石牌這邊開墾土地,自己蓋建茅草屋,和奶奶一起建立家庭生兒育女。爺爺有空暇時間就開墾土地,有田有地有農作物,讓一家子可以溫飽。他們雖然生了很多個小孩,但因為早期環境困苦,最後只有4個孩子得以長大成人。我小時候還住過爺爺蓋的茅草屋,下雨的時候屋內會滴水,還要用臉盆接水,真的很辛苦。」
王姐的爸爸在1945年出生,是爺爺奶奶最小的孩子,他出生之後,爺爺奶奶才敢與南庄的親友重新聯繫,彼此探訪,甚至爺爺的弟弟隨後也移居到關山月眉,奶奶的兄弟姐妹則遷居到池上一帶。王姐是家族移居到富里的第三代,今年四月王家親友約好要回到南庄的老家團聚祭祖,王姐描述老家有公媽牌,牆面上還掛著她曾祖父母的畫像。這是一個在日據時代因為愛情而遠離家園來到後山富里移墾的故事,一開始兩人隻身前來,在異鄉成家立業開枝散葉之後,也逐漸吸引南庄親友移居東部,而現在居住在各地的王家親友,仍在清明時節相約回到南庄老家,一則緬懷感念祖先,二則後世親友團聚敘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