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伯公
【文/鍾榮富/南臺科技大學應用英語系講座教授】
發音人:鍾榮富(南四縣腔)
客人个來源、歷史,到今都還毋係係清楚,各種學說、看法、主張都有,莫衷一是。但係各種主張裡背,乜有一個共識,那就係講客人屬於多搬遷,多徙位个族群。若係這個看法做得接受,大家做得設想,吾等个祖先每擺去到新地方,都愛佔用別族群个耕地、水源、食物,正做得生活,正做得延續客家香火。講過好聽啊,客人流浪到新个所在,想愛落腳歇下來,至少愛先做兩件事。第一,心理愛先穩定下來,故所愛立伯公來拜。第二,屋舍愛先做好來,客人个夥房,基本上就係一個「防衛」單位。
來到新位所,在流離艱難之中,踏着土地,心中有兩種心情交融混雜,一來感覺著驚怕,驚外族來侵犯。二來感激天地,無想着在這地方尋着做得立足之處。因為著驚,愛有具體个祭拜神明,愐起頭擺父母都拜伯公,故所在住家附近,先立一座伯公分村民拜,不管用石頭、樹頭,這就係伯公个來源。任何客家莊,外型、內肚多少都有相像个特色,外有伯公,內有彎彎曲曲个路。客人過多个村莊,定著有開基伯公,有莊頭伯公,前者感謝伯公分亻厓等機會,讓遷徙中个百姓能夠開墾屬於自家个莊園。莊頭伯公大部分係宣示性質,大約同附近个種族標明領土个分界線。心理肚,客人也因為有了伯公在莊頭守衛,過毋會感覺驚怕。實在講來,伯公在精神上就係表示客人去到新所在、面對新族群、心中各種个驚怕心理。
學佬人寫个文章,大部分都講客人个伯公,就係佢等个土地公,輕輕一筆,就帶過去了,毋願多講客家伯公个特色。這種講法,到今乜分蓋多客語先生接受。個人認為這係完全毋著个觀念。客人个伯公,不單淨係敬畏土地个表徵定定,盡大部分還係客人從細到老个心理同精神根據。客家子弟不管一發達,一成功,心中都有一個「伯公下」。「伯公下」个「下」同「屋下、灶下、廳下」个「下」共樣,係指一個地方、一跡位所,但係到底有幾大,幾闊,永遠都無明確个劃分。故所亻厓講客家伯公毋係土地公定定。
其實,伯公个外貌,反映了百姓个生活現場。開荒拓墾時期,石頭最常看著,該時期个伯公通常就一粒石頭定定。後來大家生活進步,經濟發展過好,村民改用石碑來做伯公。時代緊進步生活緊富足,接等就在石碑頂上起廟,漸漸有伯公廟个樣子。有了廟,就同百姓有屋仔共樣,最先想著个就係鐵窗仔。百姓簡單个想法,自家屋外有裝鐵窗仔,當然愛同伯公廟做鐵窗仔。於今,石頭伯公已經毋多見了,大部分都改用鐵窗仔圍等个伯公廟。
學佬人後來做土地公个人公仔,客人有兜伯公廟肚个伯公,乜有人用這種人公仔,但係不管仰仔,客家个伯公廟,內肚淨淨拜伯公,毋會有其他神明。學佬人个土地公廟,除忒土地公,定著還有擺等其他神明(像瞭哪吒、王爺、開漳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