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大學電子報

中壢忠義祠探源(上)


【文、圖/徐貴榮/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audio element.
發音人:徐貴榮(四縣腔)



  位在中壢火車頭西南片無幾遠个龍岡路、中北路口,有一細細間仔个「忠義祠」(圖1),民間都喊佢「大墓公」,到底係麼个來源呢?怕無幾多儕知。

圖1 中壢忠義祠現貌(2018.07.05攝)



  民國84年,筆者受邀編寫「中壢市志」藝術篇,前清舉人余春錦个後人-中壢農校退休个余榮宗校長來尋𠊎,講中壢有一間埋葬「河南兵」个「大墓公」,定著愛同佢寫落去,又帶筆者去看這間廟,正知這間廟个位所。筆者雖然毋係寫這方面个專題,毋過嗄引起筆者當大个興趣,想愛去探討。

  看廟脣壁項民國65年起廟刻个「忠義祠重建序」,寫等「本祠建於民前十四年(光緒二十四年),原曰大墓公,忠義公係清台巡撫唐景崧部屬河南邦…土地由湯阿秀捐獻…」來看,確實原來安到「大墓公」,埋葬个係「河南兵」。看神牌係風水个碑石,左片頂高刻等「光緒三十一年戊戌年秋月立」,中央大字刻「義塚諸君之墓」,左右兩片各刻細字「萬善諸公神位」、「大墓公之神位」(圖2)。講係「祠」,還係一座「風水」呀!大墓公並毋係主神,試着有當多个疑狐。問着地主姓湯个後人,怕係毋熟事,一問三不知,毋肯接受訪問。

圖2 民國65(1976)年重建个「忠義祠」神位(約1998攝)



  後來看着民間歷史學者黃榮洛先生个考究,認為這「河南邦」(河南兵)毋係河南人,也毋係湖南人、荷蘭人,係廣東珠江三角洲「河南營」个「粵勇」。光緒21(1895 )年「台灣民主國」成立無幾日,唐景崧總統就瀉走咧!這兜「河南兵」想愛轉大陸,背等銃仔,繫等錢銀,「慶慶況況」順等縱貫鐵路行等下。來到中壢、平鎮合界這搭仔,吂知嗄嚇着牛群亂飆,莊民看着佢兜帶等恁多錢銀,就同佢兜逐到中壢後站个一隻陂塘肚,全部㓾死,搶走錢銀,發生得人驚个「河南兵事件」。該係恁仔,「河南兵」並無戰功,仰會安到「義塚」呢?

  後來經過多擺个打探,正尋着當時起廟總幹事劉坡榮先生。劉先生分筆者看當多重建以前个「大墓公」相片(圖3),詳細講起改建个經過。包括河南兵故事、改建因由、經過、檢骨情形、參加人員、安名原因這兜。大體就係講「大墓公無骨骸,河南兵骨頭當多當大支,分三窟,還有萬善公,有兜浸水,各窟做記號,總下拈起用四十零隻大麻布袋裝。到祠做好,骨頭曬躁,再放火炭照原但記號,原窟進金落去,過將伯公仔(福神)徙落祠肚共下服祀。想着河南兵係軍人,衰過客死他鄉,讓佢兜都安息,還係用原但个碑石鑲上去,原但碑石寫等『義塚諸君』,故所決議安名『忠義祠』。祠外一對鎮祠『貊犬』,係39年起拜亭該兩時,從廢忒个中壢神社,人無愛拈來个(圖1)。」筆者訪談幾下擺劉先生過後,再過收集資料,寫成一篇「中壢忠義祠 奉祀異鄉魂」个文章,在90(2001)年3月26日刊到聯合報鄉情版。

圖3 劉坡榮先生提供「大墓公」原貌相片,民國39年起拜亭過後,碑石正有陰
(徐貴榮2000年翻拍)



  (本文還吂寫完,下篇待續)

※本文的「着」,同教育部訂的「著」之意。

返回上頁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周景揚校長
◆ 發 行 人/ 周錦宏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王保鍵老師、江俊龍老師、 周錦宏老師、姜貞吟老師、孫 煒老師、 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 黃菊芳老師、賴守誠老師、鍾國允老師、 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鄭曉峯老師、 羅肇錦老師。(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周錦宏院長
◆ 執行編輯 / 黃菊芳系主任、邱一帆老師、賴維凱老師
◆ 編 輯 群/ 林芊慧、陳婕如、彭淑姿、彭賢明、劉虹均、賴亞華、羅玉芝。(依姓氏筆畫排序)
◆ 刊頭攝影 / 廖千慧
◆ 網頁製作 / 李政勳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480

Alpha Preparation, Stand by

Facebook
twitter
line

© 2020 New Edition Design by 李政勳

Webversion   |   Un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