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大學電子報

黃宇寒 Han ──《有時有日 Someday》


【圖、文/轉自博客來】




有時有日MV↓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AISVsiPXDE

多數人會注意到黃宇寒 Han,應該是始於 2018 年。彼時的她,接連於政大金旋獎、淡大金韶獎等知名校園比賽用母語創作獲獎,逐漸展露頭角;還曾於電視歌唱選秀《聲林之王》,擔任當屆冠軍李友廷的踢館魔王,宇寒的聲線事後甚至被他形容「像剛曬過太陽的衣服,天然、舒服,又好聞。」被導師林宥嘉亦在節目上表示,「對她印象很深刻,是個聲音非常溫暖的創作女生。」

出生於桃園龍潭的黃宇寒,她的爸爸是台灣客家人,媽媽則是印尼華僑,如此獨特的生長背景,讓她的創作有了不同文化面向的展現。首張專輯命題「有時有日」,在客語中意指「總有一天」,她期許能傳承客家文化的美好,並從中孕育出更多細緻動人的創作,更要透過自己的音樂,找回童年對一切未知無畏的初心。

《有時有日》共收錄八首創作,記述的不只是她的童年時光、青春歲月、私人的感情觀,還唱出了 90 世代青年對自我的果敢與堅持,真實而直接。

專輯攝影則回到音樂的初衷,交由新銳攝影師苗嘉澍擔綱,讓黃宇寒穿梭一大片森林之中,用大膽詭譎的鏡頭,將她對創作的執念凝聚成型。對黃宇寒來說,寫歌彷彿種下一個樹的種子,終究有一天會茁壯,成為撫慰聽者的庇護之地。

她說:「唯有這樣不停想著,才不再迷網,繼續織上更強壯的意念,往夢想邁開步伐。我也希望自己寫出來的這些音樂,總有一天能帶我回到最初的夢想,以及最初誕生的土地上。我是黃宇寒,我是客家人,這就是我的『有時有日』。」

在《藍色大門》電影的結尾,那一句「留下什麼,我們就變成什麼樣的大人。」鼓舞了不少年輕炙熱的心。在通往長大的分叉路上,她的音樂或許也能這樣子的陪伴。面對青春的門檻,有了能跨越過去的氣力,並與每個當下的自己好好相處。不管會變成怎樣的大人,又或者已經成了哪樣子的大人,都要很驕傲往前邁進。

返回上頁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周景揚校長
◆ 發 行 人/ 周錦宏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王保鍵老師、江俊龍老師、 周錦宏老師、姜貞吟老師、孫 煒老師、 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 黃菊芳老師、賴守誠老師、鍾國允老師、 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鄭曉峯老師、 羅肇錦老師。(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周錦宏院長
◆ 執行編輯 / 黃菊芳系主任、邱一帆老師、賴維凱老師
◆ 編 輯 群/ 林芊慧、陳婕如、彭淑姿、彭賢明、劉虹均、賴亞華、羅玉芝。(依姓氏筆畫排序)
◆ 刊頭攝影 / 廖千慧
◆ 網頁製作 / 李政勳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480

Alpha Preparation, Stand by

Facebook
twitter
line

© 2020 New Edition Design by 李政勳

Webversion   |   Un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