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里天主堂:奉獻一生服務社會的劉一峰神父
【文/賴韻竹】
花蓮縣玉里鎮是一個多元族群的地區,除了閩南、客家族群之外,還有阿美族、布農族、太魯閣族以及平埔族,為更進一步了解當地的族群關係及語言的使用,客家學院周錦宏院長,率4位碩士班同學一行人至玉里進行東部客家田野調查,並特別前往玉里天主堂拜訪劉一峰神父,劉一峰神父出生於法國布列塔尼區,是天主教巴黎外方傳教會傳教士,1966年至台灣服務迄今,劉神父今年已高齡81歲,仍親力親為在天主堂、二手物流環保站、愛心農場服務大眾,透過自己理念及行動渲染身邊的人一起做服務。劉神父秉持著每一個人皆有其價值,只是缺少一個機會,所以創造並提供給當地婦女、中低收入戶、身心障礙者、更生人等經濟弱勢者們一個庇護、就業的場所,客院團隊成員們也到布列塔尼二手布藝館及二手物流資源回收場實地參訪。
劉一峰神父在玉里天主堂服務期間,為能夠向不同族群的居民溝通和傳福音,在當地學會了華語、閩南語、客家語、阿美語,其中閩南語和華語更是流利。目前在玉里天主堂例行的主日彌撒分別有阿美語及華語進行儀式及讀經,之前還有閩南語,但因人口老化加上大多數漢人對於華語皆能聽懂、讀懂,所以僅獨立保留阿美語彌撒,讓不懂華語的部落長者仍願意到天主堂參與彌撒。玉里鎮作為花東縱谷一帶人口較多的鄉鎮也因人口老化、人口外流,導致族群語言的傳承及推廣甚為困難,劉神父提到在他的原鄉-法國布列塔尼,也是屬於法國的少數族群,傳統的布列塔尼語和英國的威爾斯語相近,二種語言雖有不同仍是可以溝通,但現在同樣面臨消逝危機,在布列塔尼為了保存母語,當地幼兒園全以布列塔尼語對話及教學,他們認為法語在生活中便可大量接觸,所以不擔心孩子學不會。從教育面來看,若客語能仿效此態度為學齡兒童規劃全客語的學習環境,並讓家長理解母語及官方語言同為重要語言,或許在推動全客語幼兒園及客語沉浸式教學的過程會更加順利且成效顯著。
客院團隊準備《細蜂仔蜜花》雙語繪本由周錦宏院長致贈給劉一峰神父,神父特別向大家介紹在2006年到玉里天主堂做義工的法國籍吉雷米先生,在玉里服務期間因學習了不同語言後,出版三本法語與臺灣族群語言的對照書-「Parlons Bunun」(讓我們說布農語)、「Parlons Amis」(讓我們說阿美語)、「parlons taiwanais」(讓我們說台灣話),大家對書籍內容相當感興趣,期望之後有機會再出版「Parlons Hakka」(讓我們說客語),客院團隊與劉一峰神父晤談及參訪後,同學們對於玉里的生活、文化及族群融合情形又更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