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屋濱海植物探訪日誌
【文/何佩珣】
從前科技不那麼進步的時代,生活中的食衣住行皆是就地取材。在過去的客家社會中,客家人充分運用生活周遭的植物,將植物的用途發揮得淋漓盡致,像是製成外敷內服的草藥、改造成生活器具運用以及做成各式米食點心等等,客家人的生活處處皆有植物的身影。在桃園新屋沿海居住一群濱海客家人,濱海植物的運用也是濱海客家人的文化展現,因此這次計畫帶著客家系大學生一同前往沿海探尋濱海植物,並向耆老們詢問濱海植物的用途。
圖一、馬鞍藤(攝/張晏珍、鍾宇涵)
學生透過新屋地區專門探尋植物的達人帶領,於新屋沿海各地認識及拍攝植物,並在訪談耆老時,展示拍攝的照片供耆老指認說明用途。訪談中,耆老提到海邊常見的馬鞍藤(圖一)可以作為風箏的尾巴,有平衡的作用。而將馬鞍藤的藤蔓晒到半濕半乾的時候,韌性足夠編織成繩索,可以用在農具輔助或是作為暫時牽引牛隻的麻繩;還有一種稱做「黃梨割〔vong li god〕」的植物,它的心也可製成麻繩,作為船隻用的繩索。
圖二、海桐(攝/張晏珍、鍾宇涵)
而在訪談的過程,也勾起耆老小時候的回憶:他們稱海桐(圖二)為「臭樹〔chiuˇ shu+〕」,因為海桐的花香太過濃烈,大家不喜歡這麼香的味道,而海桐上常見粗胖的毛蟲,羽化後的蝴蝶非常大且顏色漂亮,從前會有人來收集蟲蛹,待羽化後可以製成標本,在二、三十年前,收購一個蟲蛹大約十塊錢。除海桐以外,令人比較印象深刻的則是濱刺麥(圖三),濱刺麥的葉子又尖又刺,果實會隨著風在沙灘上滾動,耆老稱它為「毛蟹竻[moˋ haiˊ ned]」,因為外型長得像毛蟹的腳。這些利用香味及外觀來稱呼植物的方式,非常的有趣!
圖三、濱刺麥(攝/張晏珍、鍾宇涵)
目前濱海植物的調查以及訪談還在持續進行中,學生不只能夠認識多樣化的植物、學習到植物各式各樣的功用,還能聽到耆老們是如何以客家話來稱呼植物。期望還在持續中的調查,能夠發掘更多只有居住在海邊的人們才會使用植物的方式,以及蒐集到更多客家人稱呼植物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