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池上之族群議題──中央大學客家學院池上鄉參訪
【圖、文/黃脩閔】
於4月23日至25日,中央大學客家學院師生們至台東縣池上鄉進行田野調查與參訪活動。池上作為一個多元族群之匯合處,從清代到戰後、從西部到東部,不同族群之住民陸續移入池上,擁有客家、閩南、原民、外省及新住民等多元文化,探究其地理位置、歷史脈絡、自然生態、產業分類與觀光活動,都和族群關係與族群發展等議題息息相關。
首先,簡淑瑩導覽員,先於大坡池畔,為我們介紹「大坡池之前世今生」。大坡池,原名「大埤」、「大陂」,具有斷層池之性質,引卑南溪、入秀姑巒溪,造就其豐富之生態環境。雖題目名為大坡池之歷史脈絡,但事實上,卻涉及對池上整體之理解。池上,在清代期間,原名為「新開園」,意謂「新開闢之田園」,在此期間,原居住於屏東、恆春之平埔族、阿美族陸續遷入;一直到日治時期,由於此處在大坡池上方,在此設置「台東廳關山郡池上庄」,從此,池上之名由然而生。池上與大坡池,兩者互相連結與共生,許多族群在此競逐,從資源與生態之角度,我們看見了池上之族群議題。
圖/黃脩閔,備註:簡淑瑩導覽員於大坡池畔,介紹大坡池之前世今生。
接著,我們進入大坡池音樂館,池上鄉鄉長張堯城向我們分享他的治鄉理念,鄉長提到「池上美學」之概念,他的目標是在此發展出池上之獨有美學,包含族群美學、產業美學、環境美學、觀光美學、公設美學、福利美學與政治美學,以理解池上之地方感。
於「池上的客家歷史與發展座談會」中,邀請到萬安社區之蕭仁義先生、池上鄉文化導覽協會之范振原先生、池上長老教會之李興雄牧師、台電退休之賴慶祥地方人士、富興村村長羅菊妹女士,以及慶豐村村長同為客家薪傳師之吳秀瑜女士,他們都是熟知地方族群關係之前輩,也引發同學們積極提問,包括教會聖經有無可能以客語書寫與傳承、客語如何在社區內與學校內保存、地方通行語之成效為何、客庄如今面臨之困境與因應,以及對客家文化園區從設立至今的感想與反思。
於4月24日早晨,另一場講座「富里、關山、鹿野之在地經驗」,帶我們把視角從池上移往其他鄉鎮。其中,鍾雨恩先生介紹「里山下之富里發展」,作為客庄之富里,如何跟不同族群者共同農耕與分享,以理解友善環境、生態永續與地方創生在富里之實踐;張振岳先生則談鱉溪之復育,其本身來自新竹新埔之客庄,分享了對於西部與東部客家之看法,亦提及在復育過程中如何與公部門、非營利組織合作,以扭轉惡劣之環境;撰寫關山村史之林慧珍女士,提到文史紀錄之重要性,也帶我們理解現有行政區劃之舊地名為何、寓有怎樣的意涵;最後,則是現居鹿野之涂裕苓女士,由於其具有在美濃客庄生活之經驗,如何看待鹿野客家與美濃客家、乃至於西部客家與東部客家之歧異,引發師生們極大的興趣。
此日下午,則由同學們各自田野調查與口述訪談,並將於明日早上發表初步之研究發現與研究過程。晚間,則由在地民宿業者梁正賢先生與中央研究院長期研究東部客家之黃宣衛老師進行演講,讓我們更了解池上之產業與社區發展,從更為巨觀之角度,看見池上。
最後一日,由同學們發表其在田野調查中之初步發現。有同學關注於西拉雅族在池上之語言發展,有同學關注在學校客語推動之行動研究,亦有同學直接以台東縣客家文化園區作為研究標的,更有同學從料理之角度切入,想了解池上有無結合不同族群之料理文化。老師們也提供反饋,黃宣衛老師提醒我們要理解「東台灣」在台灣之地理與社會位置所象徵的邊陲性,並理解新自由主義、全球化市場、資本主義對此處之影響。黃菊芳老師則從語言之觀點,讓我們理解此處之許多客語詞彙,都已吸收了阿美族語、平埔族語等不同族群的語言,並且反思教材文化之在地性應如何落實。蔡芬芳老師以族群關係之角度,建議我們應該花更多時間才能真正了解當地、看見日常之族群議題,從不同行動者中望見族群關係。最後,王保鍵老師從制度觀點,切入台東縣議會之原漢比例,帶我們理解台東之獨特性。
在進入池上前,同學們在老師的引導下,閱讀了許多與東部族群關係有關之文獻,帶著各自的問題意識與對於族群議題之興趣,進入此地。在這三天兩夜中,各自有其微觀之感受與觀察;而老師們為我們安排之講座,則提供宏觀的視野,帶我們理解如何從地方脈絡看見不同的選擇。
圖/邱巧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