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大學電子報

海廢裝置藝術


【圖/邱昱寧;文/陳婕如】




   臺灣本島和離島受大陸沿岸流、黑潮和季風影響,成為東亞與南亞海漂物質的攔截區域,每年隨洋流漂至臺灣本島及3個離島縣市之海洋垃圾量不計其數。海洋廢棄物八成以上來自陸源,主要是人類活動及塑膠製品的使用及不當處置、廢水流(排)入海洋中,少部分源自海上(船舶、海上養殖業排放等)。

   近年來海洋廢棄物的議題不斷受到關注,各地方政府及公民團體相繼舉辦淨灘活動,然淨灘後所產生的大量垃圾,如何清運又成為一大難題。隨洋流漂來的廢棄物如非我國民眾排出,無法依照廢棄物清理法徵收清理費用,導致臨海地方政府須額外增加廢棄物清理費用,並影響海洋生態環境及各地水上遊憩活動品質。

26012

為處理海洋廢棄物問題及讓海廢重生,中央大學客家學院召集沿海五個協會(永興社區、永安社區、笨港社區、桃園石滬協會、新屋愛鄉協會),各自創作屬於自己的海廢裝置藝術作品,同時召集大家先於110年8月18日進行淨灘活動。

   沿海的海洋廢棄物數量實在超乎眾人所想像,在大家辛苦的淨灘後,所撿拾的海廢僅為其中一小部分,主要有保特瓶、廢棄浮球、廢棄漁網(繩)以及使用過的免洗餐具等,未來這些海洋廢棄物將被融入在各協會創作的海廢裝置藝術之中,作品並展示於即將開館的永安海螺文化體驗園區,請大家拭目以待。

26012



返回上頁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周景揚校長
◆ 發 行 人/ 周錦宏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王保鍵老師、江俊龍老師、 周錦宏老師、姜貞吟老師、孫 煒老師、 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 黃菊芳老師、賴守誠老師、鍾國允老師、 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鄭曉峯老師、 羅肇錦老師。(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周錦宏院長
◆ 執行編輯 / 黃菊芳老師、邱一帆老師、賴維凱老師
◆ 編 輯 群/ 林芊慧、涂政強、梁萩香、彭淑姿、彭賢明、賴音如、賴亞華、羅雅鈴。(依姓氏筆畫排序)
◆ 刊頭攝影 / 廖千慧
◆ 網頁製作 / 李岳哲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480

Alpha Preparation, Stand by

Facebook
twitter
line

© 2020 New Edition Design by 李岳哲

Webversion   |   Un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