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大學電子報

海客好鯊


【本文改寫自108-2客庄創生設計與實作學生提案報告】




   「海客好鯊」是由中央大學客家系學生廖宇萱及中原大學商設系學生王尹宸、吳湘棋、劉欣茹所發想的提案。桃園新屋沿海是全臺少數的客家漁村,其中包含永興、永安、笨港、深圳、蚵間,這裡以豐富的海洋資源及在地的客家人,孕育出獨特的海洋客家文化。近年來,許多政府單位都意識到海洋客家文化的稀少性以及獨特性,紛紛對海客文化提出保存及推廣辦法。Hi客創意團隊肩負著推廣海客文化的使命,以海洋客家休閒農業區為主題,設計一系列LOGO、標準字、吉祥物來加強推廣並行銷地方。

   學生團隊將新屋沿海五個行政區當中最中間的笨港做為出發點,以笨港(笨子港)的地名由來-笨鯊(中文名龍紋鱝)、以及代表海洋的朱槿花作為吉祥物的元素,設計一系列可愛的小笨鯊,也預計推出小笨鯊客語貼圖、小笨鯊的周邊商品等。

   至於為何使用笨鯊呢?笨子港地名有一說:某年港邊湧入大批鯊魚,驅之不散,補之不竭,大獲漁利,所以當地漁民稱這種魚為笨仔魚,因此稱捕獲此魚之港為笨港。新屋客家人所指的笨仔鯊乃中文名龍紋鱝的無刺魟魚,為本省共通性之魚產,以沙泥底之蝦、蟹、貝、魚類為食,近沿海底棲性魚種。

   希望透過海客好鯊,推出吉祥物、貼圖、公仔、周邊等一系列與地方能夠有鏈結之商品,可以掌握話語霸權,被笨鯊的萌ㄟ萌ㄟ魅力融化之外,也期許讓更多民眾認識新屋沿海地區的客家人、以及他們過往的生活經驗,將全臺灣少有的海洋客家文化傳承下去。

26012



返回上頁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周景揚校長
◆ 發 行 人/ 周錦宏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王保鍵老師、江俊龍老師、 周錦宏老師、姜貞吟老師、孫 煒老師、 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 黃菊芳老師、賴守誠老師、鍾國允老師、 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鄭曉峯老師、 羅肇錦老師。(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周錦宏院長
◆ 執行編輯 / 陳秀琪系主任、黃菊芳老師、邱一帆老師、賴維凱老師
◆ 編 輯 群/ 林芊慧、涂政強、梁萩香、彭淑姿、彭賢明、賴音如、賴亞華、羅雅鈴。(依姓氏筆畫排序)
◆ 刊頭攝影 / 廖千慧
◆ 網頁製作 / 李岳哲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480

Alpha Preparation, Stand by

Facebook
twitter
line

© 2020 New Edition Design by 李岳哲

Webversion   |   Un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