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處引燈處處溫情(中)──懷念古國順教授
【文、圖/鍾榮富/南臺科技大學應用英語系講座教授】
發音人:鍾榮富(四縣腔))
有一日,在客委會開會之後,行出中油大樓,古老師特別邀𠊎去台北市政府站對面个「金礦咖啡」坐,問𠊎書修改到仰般,做得拿去五南出版無。該央時,𠊎還在徬徨,毋知那間出版社願意出客家个書。古老師个關心,堵好解決了𠊎个問題,同時也種下五南出版社同𠊎个因緣,後來𠊎寫个「當代語言學概論」(到今已經出了12刷)也委託五南出版。如今愐來,古老師該日个咖啡,實在係出於「拔刀相助」,完全了解𠊎个苦境,佢个添手毋想讓𠊎有心理負擔,親像林如海幫忙賈語村共樣,表面上還係客客氣氣拜託𠊎將書送去五南,內肚中其實想係知𠊎困境,全心想愛幫助𠊎。
古老師向來外表樸實像村農,話毋多,但係心肚對客人對客話有十分个堅持。客委會成立之初,當時个莊錦華副主委身負客語重建、推廣、傳承、書寫等等重任,輒常愛召集客籍學者開各種會議,主題都同客話有關,古老師就像一盞明燈,無論大小事情,佢都愛斟酌參與,反覆討論。由於各種客話个腔調有別,語詞不見得相同,發音差別異大。當時每儕對別腔个認識毋深,往往根據自家个腔調,大聲詏事,每一擺會議个時間都拖到當久。古老師總係耐心聆聽,最後發言該時,也係細細聲,慢慢講,毋過佢滿腹經綸,引經據典,每一個語辭,每一種發音,佢都有辦法尋出來源,講出道理,說服大家。如今个客語辭典用詞、標音、書寫同分級,大概就恁樣仔產生个。當然,到今還係有盡多語辭、發音、書寫無辦法統一,但係古老師已經開了這條大路,以後个學者在會議桌上,總會達成共識。
亻厓在高師大英語系服務,教个科目同研究專長偏向語音理論。古老師身為台北市立教育大學中國語文系个創辦人,兩儕除了客家之外,本來無麻个交集。毋過,𠊎在1991年受聘去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擔任委員,委員之中大部分都係國學深厚个長者前輩,佢兜對𠊎盡友善,往往以身教示範,使𠊎得益匪淺。其中,李殿魁教授同古老師為平輩至交。在高鐵運作以前,𠊎來台北開會歸高雄,都愛去松山機場坐飛機。有一日,𠊎愛去機場个路上,堵到李教授同古老師,𠊎搶快行前去打招呼,毋知仰仔講,三儕決定去附近个飯店用餐。古老師一兩杯麥酒定定,李教授同𠊎有去金門同當地个中小學校長鬪酒个情感,飲起酒來,麻个都拋到九層天之外了。該日,三儕對黃昏飲到最後一班歸高雄个班機,正在賓主盡歡之下,互相道再見。自古配酒最好个就係話。𠊎係晚輩,毋敢多講,李教授同古老師个話題,從古詩詞、古經典、戲曲到電影,𠊎親像上了一堂難得个中國文學課。古老師同李教授都係性情中人,兩儕一搭一唱,李教授真仔就起身唱起來,有板有樣,連平常看起來古樸个古老師也開懷大樂。該日可能係𠊎認識古老師到今,印象中佢最得意滿足个樣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