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大學電子報

用崖字代表我

【文/羅肇錦∕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榮譽教授】


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the audio element.
發音人:羅肇錦(四縣腔)



   「亻厓」這個隻字,客家話讀ngai,係用「厓」這隻字眼个聲,左片加一个企等个「人」所構成个特殊字。這個特殊字,係代表客家最重要个符號。因為,無論哪位个客家人,自我介紹个當下,都會講「亻厓係」「亻厓有」「亻厓會」……時時出現 ngai ngai ngai个个話。故所,有兜所在就喊客家人安到 ngai ngai (亻厓亻厓),有兜人就講客家話安到「亻厓話」。背尾,愛用客話寫漢字嘎下,就用「亻厓」這隻民間俗用个漢字來代表「我」,講話嘎下就 ngai ngai ngai 講毋會停。幾十年以來,漢字「厓」加一個單人个「亻厓」字,大家用久了,就形成今晡日大家慣用个「亻厓」字。

   毋過,「亻厓」字電腦打毋出,愛用「人」同「厓」去鬥,盡毋方便。故所真多人為著打字方便就用「我」「涯」「娾」「崖」「厓」……這兜字來代用。下背崖就提出「用崖字代表我」个看法,請大家多多指教。

   崖个想法同客家个歷史有盡深个關係。

   自從唐朝以來,客人个祖先就歇在嶺南山區,附近个人稱佢「貉獠」(意思係「山人」),也就係今晡日大家講瑤族畲族人个老祖地蓮花山一直到羅浮山之間个地域。後期人講个大潮州所在,包含今晡日梅州、潮州、惠州、韶州、廣州、肇州等等地方,這兜地方也係後期客家人最多个所在。

   歷史上對「嶺南」人个稱呼有「和蠻」「貉獠」「和尼」「禾泥」「活聶」「山哈」「客人」,雖然稱名無共樣,但係意思全部就係「山人」,可見「客人」本來个意思係歇在山項个人,毋係中原搬來嶺南个人客。故所「我」「涯」「娾」「崖」「厓」恁多隻漢字分崖選,崖會選「崖」字表示我。廣西該片个人稱客人客話安到「艾人」「哎話」,係改用「崖人」「崖話」,敢毋係鑿空又鬥榫,當堵好。

   還較堵好个係福建人講「逢山必有客,逢客必住山。」廣東人講「無瑤不住山,無山不有瑤。」所謂「山田山高蔭山水,山人山項唱山歌。」這寫盡瑤族人客家人生活在山崗山排過日仔个情況。故所「我」「涯」「娾」「崖」「厓」恁多隻漢字分崖選,崖會選「崖」字代表我。

   就係客家人過慣山項生活,不管性格抑係特質都有山个特色,孫子兵法講「風林火山」係「疾如風,徐如林,烈如火,不動如山。」這位个「不動如山」就係硬頸堅持,毋停毋動,堅持到底。拜問生來恁硬个頸根愛做麼个?等人來剁。過又還聽孔子講「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客人正經係人格者,一生人追求忠義傳家省儉過日,故所對聯貼出「一等人忠臣孝子,兩件事讀書耕田」,可惜耕个大部份係山田,田瘦人窮,勤儉過日,毋使同人比,就做得知足常樂。這種性格个養成,就係山仔个樣像,也就係客人个「硬頸」。看著客人个硬講,故所「涯」「娾」「崖」「厓」「我」恁多隻漢字分崖選,崖會選「崖」字代表我。

   講到這,崖正知吾研究室掛等十過年个橫匾「我與我周旋久,寧做我也」(殷浩語)表示吾心底肚,透日仔就係硬講毋肯變動个山仔性格。崖想下二擺愛改「崖同崖參詳久, 寧做崖也」。

返回上頁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周景揚校長
◆ 發 行 人/ 周錦宏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王保鍵老師、江俊龍老師、 周錦宏老師、姜貞吟老師、孫 煒老師、 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 黃菊芳老師、賴守誠老師、鍾國允老師、 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鄭曉峯老師、 羅肇錦老師。(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周錦宏院長
◆ 執行編輯 / 陳秀琪系主任、黃菊芳老師、邱一帆老師、賴維凱老師
◆ 編 輯 群/ 林芊慧、涂政強、梁萩香、彭淑姿、彭賢明、賴音如、賴亞華、羅雅鈴。(依姓氏筆畫排序)
◆ 刊頭攝影 / 廖千慧
◆ 網頁製作 / 李岳哲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480

Alpha Preparation, Stand by

Facebook
twitter
line

© 2020 New Edition Design by 李岳哲

Webversion   |   Un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