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講藍衫
【文、圖/鍾榮富/南臺科技大學應用英語系講座教授】
發音人:鍾榮富(四縣腔)
毋知在麼个時節開始,藍衫變啊客人盡重要个圖騰,或者係意象。反正有客人參加个表演場所,定著有人會著藍衫,唱山歌,打採茶。客委會舉辦个活動,也會有人著等藍衫,在會場行上行下。盡像無著藍衫,就毋係客人个樣仔。這實在有需要好好討論。
十過年前,𠊎成立「高雄客家鄉音樂團」該時節,在南部鄉下地方,下把下還會看著老人家著等藍衫,坐啊在榕樹下曬日頭,遠遠看啊去,盡像發夢,盡像歸轉到三十年前个樣仔。故所團員建議愛採用藍衫同紙遮做團章,做logo,無人反對。後來樂團出去表演、參賽、出國交流,都隨團帶等畫有藍衫同紙遮个隊旗。有一擺還辦過藍衫現代化个活動,請南部大學服裝科个教授,帶等學生來設計現代藍衫。毋過,效果毋係盡好。活動辦過以後,就無人再講藍衫現代化个話題,也無人再著藍衫出來唱歌仔。
𠊎還細个時節,隔壁鄰舍个老人家,全部都著藍衫,無論去田上做事,抑係在屋下坐尞,總係一襲藍衫,自自然然。該下,也無感覺到藍衫有麼个好看,有麼个特色,反正該係老人家个習慣。到𠊎爺哀个時代,莊上已經蓋少人著藍衫了,後生人著个衫褲,完全同來大路關做生理个鶴佬人共樣,無半息差別。上槓阿田伯母過身以後,大路關同河壩兩庄頭就無人著藍衫了。藍衫行過一個世代,就像頭擺个燈盞火共樣,屬於歷史个一個殘跡。𠊎想,可能無人會將燈盞火看做客家文化个代表吧?
有幾下擺,在審查客語課本个時節,看著教科書拚命採用藍衫來代表客人,講來講去,還係講毋清楚藍衫愛仰仔代表客家文化。委員底中,有人足蠻反對,𠊎自家盡同意該委員个看法。實在講,文化就係生活。愛在生活中,看仔著,摸仔著个東西,正會在心底產生意象,變做文化个一部分。比論講:鹹菜、粄類、夥房,雖然漸漸減少,漸漸消失,總係還看一著,吃一著,還無完全離開客人个生活。但係藍衫,同燈盞火共樣,除了戲曲表演做道具以外,實在看毋出代表麼个客人特色。既然無人將燈盞火看做客家文化,嘎仰會將藍衫看做客家文化呢?實在想毋通。
今下,藍衫淨在客人个表演活動,或者客家節目底中,看仔著。在其他个所在,不論當地有幾多客人,都看毋着人著藍衫了。換句話講,藍衫係50年代以前个客人著个衫褲,今嘎無人著藍衫了。Ngan(我等) 使毋得看着民國以前个客人著長衫古裝,就恅著客人个代表衣裝就係古裝長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