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美、客家與池上:反思東臺灣研究」有感
【文∕鄧碩威】
客家研究逐漸受到重視,從客家源流到現今的社會與文化、語言與文學以及客家社會發展等等的領域,都有所建樹,在這些形形色色的研究種類中我們可以發現東部客家研究的部分是十分稀少的,在以前客家研究,尤其是家族有關的部分,幾乎都是在研究西部的各大客家家族,研究的領域也幾乎都限定在傳統客家領域,例如桃竹苗、東勢、六堆地區,到近年來,才稍微有一點不一樣,有越來越多人會去做東部的客家研究。
東部在過去並未受到客家文化運動的滲透,但當代隨著國家制度上的改變,譬如我們國家直接建立了中央部會──客委會,建立起了新的、由上往下的,對於客家建構的力量,所以使得東部已經跳過了前面的客家文化運動的部分,直接變成全國性的連結,和西部一同受到由上而下的影響。究竟在這波運動潮中,東部客家人是否真正願意接受影響?有沒有從下而上的力量,或者這股浪潮之中是否蘊藏著政治上的操作?客家團體的形成代表政治力的介入與其它攸關資源方面的競爭,這些都是值得研究者關注的問題。
此外,從名詞意涵來看,Ethnic group, Race, National在西方是完全不同的意義,「族群」帶有一種血緣作為團體連結的紐帶,但是在臺灣來說,Ethnic group, Race, National這三個名詞似乎時常被混用,臺灣對於客家的定義並非以血緣作為基準,從客家基本法即可了解,現在我們認同自己為客家人的方式中,似乎血緣並非主要的途徑,這對我來說是一個新一點的概念,是我從前不太會去思考過的問題,或許我們對於許多的族群定義是否能再重新檢視?譬如原住民、外省人等等,他們也不一定具有血緣關係,例如阿美族和布農族就是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