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大學電子報

「口譯的譯術」-客英口譯人才培訓課程

【文、圖/劉虹均/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




   在還沒接觸到口譯之前,我也跟許多人一樣,對於口譯的世界感到十分好奇,究竟口譯是什麼?

   口譯又可分成逐步口譯及同步口譯。當講者說完一段話後,停下來讓口譯員進行此段話的口譯,這就是逐步口譯;當講者說話的同時,口譯員立即跟著講者的發言進行口譯,這就是同步口譯。此外,在逐步口譯中,口譯員會在筆記本上作筆記,筆記有提醒、快速反應的作用,故筆記的技巧在於了解,而非詳細。在同步口譯時,通常口譯員會配戴發射器,聽眾可依據自己的語言調整頻道,聽到不同語言的口譯。

26012

(這是課堂中,我所練習的筆記。在口譯筆記中,會使用許多符號,快速記錄講者的發言。因此,同一段話在不同口譯員的筆記中,呈現方式也會不同。)


   這次我參與的客英口譯人才培訓課程,是由客委會所主辦。通過報名資格審查後,於九月的每個星期六、日,進行一整天的魔鬼課程。客英班的學員來自臺灣各地、各不同領域。課堂中老師用各種類型的教材讓我們熟悉不同場合會碰到的情況,對我而言,真的是一大考驗。

26012

(圖片取自客語口譯人才培訓粉絲專頁)


   「分神,係做口譯个時節,盡重要个部分」,在課堂中,蔣希敏老師總強調這點口譯的藝術。全神貫注聆聽講者發言的同時,用另一種語言翻譯出來,這就是分神的一種。別小看分神的練習,真的非常困難,很常一恍神,錯過演講中重要的一句,使觀眾得不到最完整的資訊,是件非常嚴重的事情。口譯的藝術也在於此,要有一顆強心臟,能快速臨場應變又不失專業,需要多多練習。

   最後一天上課,也是客英口譯考評的日子,要通過考評真的不容易。考評早上公布題目的當下,我們就要立即找出可能出現的關鍵字,並在考試時用正確的客語及英語,進行客翻英、英翻客的逐步及同步口譯測驗。

26012

(考評當天早上公布的題目,一公布題目時,就要對相關的時事及關鍵字有一定的敏感度。)


   「學口譯做得分𠊎得到麼个?𠊎做得在哪位運用?」,在高壓的課程環境下,每當我遇到挫折時,總在內心中詢問自己。雖然最後沒通過考評,但學習到口譯技巧與精隨後,我希望往後有機會,能運用在志工服務、導覽活動等方面上。除了增進自己的客語及英語能力外,也希望透過口譯的傳達,在更多場合使他人聽見客語的美妙。

   「口譯的譯術」,除了專業的能力及技巧外,還有傳達訊息的敬業態度,帶給聽眾最正確的資訊。唯有自身親自體驗,才能真正體會到口譯之美。

返回上頁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周景揚校長
◆ 發 行 人/ 周錦宏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王保鍵老師、江俊龍老師、 周錦宏老師、姜貞吟老師、孫 煒老師、 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 黃菊芳老師、賴守誠老師、鍾國允老師、 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鄭曉峯老師、 羅肇錦老師。(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周錦宏院長
◆ 執行編輯 / 陳秀琪系主任、黃菊芳老師、邱一帆老師、賴維凱老師
◆ 編 輯 群/ 林芊慧、涂政強、梁萩香、彭淑姿、彭賢明、賴音如、賴亞華、羅雅鈴。(依姓氏筆畫排序)
◆ 刊頭攝影 / 廖千慧
◆ 網頁製作 / 李岳哲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480

Alpha Preparation, Stand by

Facebook
twitter
line

© 2020 New Edition Design by 李岳哲

Webversion   |   Un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