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客骨銘心」的客家週
【文、圖/鄭玉淇】
今年的客家週雖然因疫情延期舉行,但系上的同學們絲毫不受影響,依舊認真投入於活動籌備之中。此次「客骨銘心」的客家週,除了有手作柿染工作坊以外,還有文創客家市集,日期為十月二十三日、十月二十四日,相較於以往是一個新的形式,同時也與時代的潮流密不可分,市集已成為人們出門休閒活動的重要選項之一。
文化創意產業(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簡稱文創)一詞始於2002年行政院國家發展重點計劃中的子計劃「發展文化創意產業計畫」,意指從創意起源,透過智慧財產的運用,創造出具有商機的行業。文創工作者自我意識強烈,不畏辛苦打造自己的品牌,無論是服飾、音樂、食品等各式各樣都有,並時常周旋於各大市集擺攤,增加知名度、做口碑。透過客家元素與文創商品的結合,讓更多人了解客家文化的美,同時也能宣傳客家精神給前來參加的學生、師長、遊客。手作柿染工作坊邀請了「Nature Fun」,客家文創市集邀請了「愛麗絲˙愛手作 Alice’s Handmade」及「(高原祈艾)桃園市龍潭區高原社區發展協會」再加上系學會攤位所準備的菜包、粢粑、擂茶,在客家迴廊上散發著迷人氣息,讓人想一探究竟。
兩天的市集活動,吸引許多大大小小的民眾駐足停留,更有學生一再掏腰包購買市集內的商品,在涼涼的秋風吹拂下,吃著熱呼呼的菜包,那是市集中看到都會感受到幸福正在洋溢。活動中也不時聽到「什麼是擂茶啊」、「粢粑這兩字怎麼唸」,而系上的學生則爭先恐後的要回答客人問題,說著:「擂茶為客家人招待貴賓的一種茶點,是以陶製擂碗將茶葉.芝麻.花生.等多種原料研磨成粉,加入冷熱開水沖泡調勻後飲用,擂茶能充飢解渴,也能當保健飲料飲用,當好个東西哦」、「粢粑就叫做ㄑ一ˇㄅㄚˊ(qi11 ba24)喔!」認真想藉此好好推廣客家語言及客家文化一番,那樣逗趣卻又讓人感到欣慰的畫面,正是客家人展現濃濃人情味的方式之一。這次的市集規模雖然僅僅幾攤,但這還只是個開始,也許有天就會有更大型的客家市集,能讓客家傳統技藝、客家米食、客家文化透過不同方式展現。
「客骨銘心」作為此次市集的主題,除了諧音梗的元素,更是想藉由此次活動帶給學校內的師生以及來到中央大學客家學院的遊客,不管大朋友還是小朋友,都能帶給他們一次印象深刻的回憶,也從中體驗客家、品嘗客家,對於客家的記憶擁有更多的想法,市集旁也同時有著學術研討會及柿染工作坊,人潮就這樣因為不同活動而聚集於客家學院內,但他們不言而喻的目標,就是為了「客家」而至此停留的,相信大家也都是帶著收穫滿滿的心情回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