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大學電子報

東部臨水三宮與成神的客家婦女邱善姑

【文、圖/黃宣衛】




   位於花蓮富里學田的「東部臨水三宮」,建立於1965年,當時的宮主是住在池上的彭邱庚妹,也就是後來成神的邱善姑。

   彭秋庚妹,出生在苗栗三義。夫婿彭享任也是三義客家人,在當地有間享任製茶廠。早期東部的茶商到三義來批茶,往返至少需一星期,茶商希望彭家在東部設點配貨。1955年,彭享任與弟弟享裕到東部尋找地點,在玉里、關山、池上間決定不下,遂回三義五穀宮問神。擲茭多次神明都選定池上,於是1957年兩兄弟舉家遷來。

   定居後因心臟病,彭邱庚妹身體一直不好。鄰居說,富里竹田臨水宮的三奶夫人很靈驗,可去尋求治療。兒子彭兆璋陪她前往,果然靈驗。彭邱庚妹因此發願要服侍三奶夫人,後來成為三奶夫人的乩身,被取名為善姑。

   由於竹田三奶廟在山裡,交通不便,而池上也有不少信徒,彭邱庚妹就再度發願要在離池上不遠處蓋一座三奶夫人廟。同住池上的謝彩炎捐了一塊甘蔗田,在學田,坡度很大。很巧,不久來了颱風,把那塊地移平了,不需花大筆錢就可在上面蓋廟。這就是現在的學田東部臨水三宮,主神從竹田分靈過來。

   善姑是這座廟的第一任宮主,每天都到學田去。後來因年事已高,就將廟送給一位姓戴的人。然而,戴姓宮主沒能好好處理廟務,財務透支,把廟賣給一位王姓法師。不久,三奶夫人托夢給學田村張村長,要他快快買下這座廟。村長於是集資買下了這座廟,才剛辦理好過戶,第三任宮主就往生了。現在這座「東部臨水三宮」已成為地方公廟,有管理委員會,而且整理得有模有樣。

   善姑在將廟轉給戴姓宮主就往生。某天戴姓宮主不知為何身體到處都不舒服,便請道士來廟裡作法,被告知是邱善姑在處罰他;也就是說善姑過世後,靈一直在臨水三宮,看到戴姓宮主亂搞,所以加以懲罰。道士也要宮主找善姑的家人來,有事交代。彭兆璋因此趕到學田去。道士說,善姑的靈在此服侍三奶,需要刻一尊神像,以便善姑常駐廟中。彭兆璋說不知該如何做,道士說善姑已選好刻神像的人,在高雄,不必煩惱。

   三個月後,彭兆璋接到通知,說神像刻好了,要他準備迎接。道士到池上後,先到彭家的公媽牌前,向祖先說明善姑的靈已在東部臨水三宮,此處不需再供奉。彭兆彰說,雕刻師沒見過他母親,也來沒拿照片過去,但在臨水三宮開光時,神像的形貌跟邱善姑相當神似,大家都很驚奇。道士最後問善姑,神像要安置在那個位置,善姑說在最下層就好。從此「東部臨水三宮」內就有個女神像,被尊為邱仙姑娘娘。

26012

花蓮富里學田東部臨水三宮


26012

邱善姑遺囑與邱仙姑神像


返回上頁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周景揚校長
◆ 發 行 人/ 周錦宏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王保鍵老師、江俊龍老師、 周錦宏老師、姜貞吟老師、孫 煒老師、 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張翰璧老師、 黃菊芳老師、賴守誠老師、鍾國允老師、 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鄭曉峯老師、 羅肇錦老師。(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周錦宏院長
◆ 執行編輯 / 陳秀琪系主任、黃菊芳老師、邱一帆老師、賴維凱老師
◆ 編 輯 群/ 林芊慧、涂政強、梁萩香、彭淑姿、彭賢明、賴音如、賴亞華、羅雅鈴。(依姓氏筆畫排序)
◆ 刊頭攝影 / 廖千慧
◆ 網頁製作 / 李岳哲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480

Alpha Preparation, Stand by

Facebook
twitter
line

© 2020 New Edition Design by 李岳哲

Webversion   |   Un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