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永春田調(完結)
【文、圖/梁萩香/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客家研究博士班】
天矇矇亮即啟程,步行約一小時山路到家祠,走得熱呼呼,大家卻說很近?今天齊聚一堂者,皆一都鎮林山村村民(這裡一村一姓氏,甚至有四個村張姓、四個村曾姓、四個村馮姓……),許多宗親與一位衣著較特別的人,已經在準備「儺儀」(祭祀儀式),大家喊主祭者「師公」(閩語),他帶來工具、道具,進行祭儀。整個過程,氣氛莊嚴,程序簡單並不繁複,主要是師公拿柴刀在磨刀石上,來回地磨擦,師公口中唸唸有詞,像咒語,最後,用力一敲,刀尖去碰撞石頭,一塊白布上的棉絮隨即噴出火花、被點燃火苗,像在祈福,眾人歡呼,接著,將火苗引到香爐,大家祭拜後,再將香爐捧到家祠裡的神桌上,祭祖。
原來,這位「師公」就是我們的「覡公」(客語),說文解字:「能齋肅事神明者,在男曰覡,在女曰巫」男性稱為覡,或稱巫師,女性稱巫,或稱女巫。這祭儀是拜土地公,最早是拜「大石頭」(村民的土地公),後來,祖輩集資換成石碑,當地人早期稱這石碑為「福神」,近年來,有些村改稱「后土」,這些與我在許多「客家庄」田調得知的說法不謀而合,這次泉州行,也發現有許多村莊仍保留「春秋二祭」,工作地點太遠者(例如:北京、上海),每戶也會至少派出一位男丁,大多數子孫定會請假返鄉,當地人告知祭祖和過年一樣重要,農曆二月初二以及農曆八月初二,必定祭祖,而且,祭祖前一定先拜土地公,才能夠祭祖。這概念跟我們台灣一些地方掃墓祭祖的習俗很像,先拜福神、拜后土(因為土地公比較大),再拜祖先。
【永春祭祖家祠(之一)】
祭祖完,大家沒急著離開,各自像忙著招呼客人般,有人拿出砧板、菜刀剁雞,有人鋪上草蓆,有人刨皮切水果,有人野炊起火煮湯,畫面好不熱鬧,大家不分彼此,有什麼祭品就端出什麼,猶如一場盛宴,真讓人驚喜,這些跟遠在台灣的我的家族一樣耶!我家至今仍然如此,宗親共五十六副「牲禮」,全部的雞都剁盤,母親準備的土雞一年比一年大隻,她很重視祭祖,也常交代祭品(含艾粄)一定要多不能少,甚至要用餐後還能打包給親友帶回(交換禮物的概念~大家皆分享自家的祭品),每年掃墓祭祖後,隨即「食山頭」(傳統禮俗),只是台灣宗親早已開會改為外燴師傅幫我們辦桌(不再自己剁雞、炒菜),興奮得趕緊詢問友人眼前所見,大家爭先恐後跟我說這叫「食福」、「食土地公福」(閩語),也就是我們的「食伯公福」(客語)。
【祭祖之祭品現況】
泉州市永春縣轄18個鎮、4個鄉,在永春縣一都鎮的14個村莊走動之初,即感受到濃濃人情味,山區的「冬」暖暖的,遇到好多純樸親切的農民長輩,有問必答,收穫滿滿,不虛此行。前面提到那一位綁紅色頭巾(有頭飾)、身著紅袍的師公(覡公),在古代的制度,巫覡為世襲,巫覡進行儺儀時,多戴面具,因為面具青面獠牙,嚇到村民生病、走霉運,還要收驚?現在師公人數極少,就附近相連八個村來說,龍卿村、光山村、魯山村、林山村……全是同一位師公,人力不足。當地人說師公祖孫三代可上達天聽,協助村民與神、鬼溝通,自從他祖父、父親過身,剩他一人,他與八個村協議之後,很特別的將祭祖日期錯開,變成農曆二月初二、二月初四、二月初六……,初三、五、七等中間日子要準備祭祀物品與趕路,村民們擔心以後沒有師公怎麼辦!可愛的山村居民告訴我,生活環境、經濟條件早已改善許多,現在的日子比較好過,為了表示心意,各村祭祖次數,調整為一年四次祭祖,村民們認為四次可代表四季,四季都請師公到家祠前進行土地公(福神、后土)祭儀,也感謝土地公護佑著全村。筆者很幸運在永春首站(林山村)即問到農曆二月初二(土地公生日)祭祖,田調初就問到重要線索,我想,有拜有保佑,心中亦滿滿感恩土地公一路護佑著我。
【拜土地公之祭品現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