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 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350期 2020/06/01 出刊/ 半月刊

 

 

連結苗栗與臺東的蠶桑業:池上蠶桑場與前場長黃燦琪

【文、圖/黃宣衛/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

 

26012

年輕時的黃燦琪夫婦(黃燦琪太太羅秀娥女士提供翻拍)

  1960年代之後,臺灣工商業日漸發達,務農為主的東部人紛紛外移。1970年代,當時的財政部長李國鼎巡視全台,東部也在行程之中。他發現此地農民在坡地種植的作物產值不高,生活艱苦。因此交代屬下研究,依據各地的自然條件,選擇經濟價值較高的作物,適地適作,以改善農民生活。池上由土地銀行代管的國有山坡地,土壤呈微酸性,適合種植桑樹,同時氣溫與濕度也適合養蠶。於是,1975年池上成立了蠶桑場,占地50公頃。

  在此之前,苗栗即有相當發達的蠶桑業,大湖農校還設有蠶桑科,獅潭的客家人黃燦琪也就因此與池上結緣。黃燦琪畢業於該校,曾在三義的一個養蠶場上班,服役三年回來後,因為池上剛成立一個養蠶場,經過學校老師推薦,1976年隻身來到池上。安定下來後,回鄉與羅秀娥女士結婚,然後一起到池上安家落戶。

  種桑養蠶是很辛苦的工作。蠶桑場成立初期,要先試做,成功後才示範推廣給農民。黃燦琪一開始是約僱技工,1981年升約僱助理技師,1985年升為正式技師,1987年成為副場長,1988年當上場長。

  池上養蠶最盛的時期,除了土地銀行的蠶桑場外,還有欣欣蠶絲公司、輔導會的臺東農場及馬蘭的東台蠶絲公司,都是蠶桑場的合作機構。當時與蠶桑場合作的養蠶個體戶有54個,蠶繭集中交給蠶桑場,再交給欣欣蠶絲公司,整個池上約有200公頃的土地種桑樹。好的蠶繭拿來繅絲、織布,不好的蠶繭,可製成蠶絲被,絲膠可以做面膜。所以蠶繭經濟價值很高。

  好景不常,中國大陸蠶桑業發展起來後,日本人漸漸不跟臺灣買蠶繭。於是1984年黃燦琪奉命研發平面繭,兩年後設計出吐絲台,讓蠶寶寶在上面吐出又白又亮的蠶絲,不需加工就可在上面畫畫寫字,比一般蠶繭效益更大。1987年,又研發出平面繭蠶絲被,不但結構完整,韌性也較好,被媒體譽為「五千年來第一被」。除了做絲被外,平面繭還可做絲夾克、絲背心、絲絨衣及睡袋等,經濟價值更高。平面繭研發成功後,黃燦琪教導農戶改做平面繭,同時保價收購。黃燦祺也因此獲選為第25屆「十大傑出青年」。

  2000年前後榮景不再,國有財產局與土地銀行的合約期滿,土地銀行不再經營蠶桑場,一個曾有輝煌歷史的在地產業就此沒落。這個蠶桑場後來也轉型為觀光休閒農場,可惜也在數年前歇業,現場只留下殘破的遺跡,令人不勝感慨。

26012
26012

  荒廢的池上蠶桑休閒農場(劉容貴攝)







  Facebook Twitter Line

▲BACK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周景揚校長
◆ 發 行 人/ 周錦宏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王保鍵老師、江俊龍老師、周錦宏老師、
姜貞吟老師、孫    煒老師、 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
張翰璧老師、黃菊芳老師、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
鄭曉峯老師、賴守誠老師、鍾國允老師、羅肇錦老師。
(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周錦宏院長
◆ 執行編輯 / 陳秀琪系主任、黃菊芳老師、邱一帆老師、賴維凱老師
◆ 編 輯 群/ 涂政強、梁萩香、彭淑姿、陳昀楨、彭賢明、
賴音如、賴亞華、羅雅鈴 (依姓氏筆畫排序)
◆ 刊頭攝影 / 廖千慧
◆ 網頁製作 / 李岳哲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