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 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350期 2020/06/01 出刊/ 半月刊

 

 

以色列交換心得:與其他國家不同的文化衝擊

【文、圖∕樓和念∕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

 



  去歐美交換的話,課餘生活可能是到處看風景、看博物館,看教堂,大部分的時候都是抱著很謙卑的學習心態,驚嘆於這些地方文化底蘊的或深或廣,比較常遇到的問題是,大量吸收後,哪些資訊其實無法照單全收?在排除的過程中,需要反覆思量「學習」跟「崇洋媚外」的界線,才能力抗「大歐美就是讚」的價值滲透,堅持一個不卑不亢的路線。但是在以色列經歷的文化衝擊則完全不是如此,更甚者,如果一樣照著這套「先照單全收,再慢慢過濾」的學習方式,可能會先把自己搞得精神分裂,嚴重一點可能裡外不是人。

  分享一個小故事。上次到位於巴勒斯坦的Ramallah拜訪朋友,同桌的阿拉伯朋友問我,「How long have you been to Palestine?」(你來巴勒斯坦多久了?),突然用一個表「長期、持續」的現在完成式,讓我有點搞不清楚他是想問我這次來多久了,還是上次到這次隔了多久,雖然奇怪怎麼不是問「你什麼時候來的?」(When did you arrive?),我還是下意識地回答「兩天?」,結果他反問「沒那麼短吧,我們兩個月前不是也見過面嗎?」「他是問你來這邊念書多久了啦」看到我困惑到把頭歪一邊,他朋友忍不住跳出來解救,我只好很尷尬的笑說不要測驗我啦,我還沒轉換好模式。

  提到「巴勒斯坦」,我直覺指涉的區域是綠線以外、約旦河西岸的A、B、C區,而以色列則是北起黎巴嫩邊境,南至Eliat臨海城市的中間,但對以色列人來說,巴勒斯坦是一個地理名詞,不具有任何的歷史或文化底蘊,畢竟巴勒斯坦從未建國,是在鄂圖曼土耳其之下的一個省,而其地理區位和今日以色列宣稱的境內領土完全重合,所以在1948建國後便消失了。但雖未建國,這個省具有很濃厚的當地意識,因為地處邊區,在過去一直在官方的默許下自成一格,漸漸的「我來自巴勒斯坦」昇華成「我是巴勒斯坦人」,它不再只是地理名詞,更成為當地人自我認同的民族代稱。我猜朋友的語意裡大概是想諷刺這件事,既然以色列可以任憑自己的認知,選擇性的否定巴勒斯坦的存在,那他當然也可以忽略以色列建國的宣稱,大方展現地主之誼,雖然有些好笑,但是卻連稱他的想法很「阿Q」都有點捨不得。

  如果要用一句話總結在以色列的交換心得:你/妳是裝不了傻的。

26012


  (所有二戰中的猶太受害者的資料都被搜集在這座博物館裡,罹難者的照片被排上天際,仰頭望也望不盡:但還有更多曾經存在但被摧毀,至今依然保持在未知的寂靜裡。他們沒有照片跟資料,只有一面空白的書架牆象徵著他們的存在。攝於位於耶路撒冷的Yad Vashem博物館。)

26012


  (從巴勒斯坦側拍攝的以巴圍牆,這面牆上繪滿了大樣的塗鴉,和以色列那一面整潔的樣子完全不同。上頭出現無數次的肖像,是巴勒斯坦人的英雄阿拉法特(Arafat)。曾經也有一面牆擔負了一樣的責任,區隔了雙邊的人馬,但已傾倒,不曉得這面牆是否也有幸走向一樣的命運呢?)

  在以色列,歷史和價值不是共享,而是衝突與斷裂,(講到這裡我甚至沒有辦法清楚的解釋,我到底想指涉的地理範圍有多大),在境內的巴勒斯坦人成為制度下的二等公民(參考此篇,從教育制度、語言政策談起);在境外的巴勒斯坦難民營林立,一個禮拜供水一次,幾乎被否定好好生活的權利;看似意志高昂的以色列,拼死拼活地實踐錫安主義,建了大猶太國,卻又被極端正統猶太教瞧不起,自私地率先建國,彌賽亞就不會降臨,簡直是在扯後腿(對極端正統猶太教有興趣的,可以參考這篇)⋯⋯即使只是一個客居此地的人,也常常覺得語塞、無奈,就像是宿命一般,站在爭鋒相對的現場,你/妳會不斷被正方和反方的觀點拋接,被丟的暈頭轉向,之後你可能會同情心濫發,覺得每個人都好可憐,在心裡大喊:「人生在世好苦好難」,如果想要落得清淨,就需要花很多時間去思考,到底哪條路才更接近自己相信的價值。價值,就是這個詞,在這裡比起向外探求,更重要的課題是回到自己,你相信的世界和平是什麼?你認為宗教自由的界線在哪裡?唯有學會質疑,才能在眾說紛紜的資料中,形成一套自己的認知系統。

26012


  (在難民營裡,不止一次看到一個光著腳、穿的不太乾淨,雙手揹在背的小孩,而且還總是只有看到小孩的背,為什麼呢?這是一個面向希望的小孩,只有在希望降臨,才會轉過身,希望那時難民營孩子的孩子不再來自難民營,以巴衝突也已經結束。)

  說到這裡,如果你還對來以色列交換有興趣,那恭喜你,你也可以好好體驗這片土地帶來的瘋狂,不僅僅是價值觀上的,也是價格上的(笑,Tel Aviv在全世界的城市是幾乎前十名的貴),但不論有沒有想要親身體會,我都很推薦一本書,來以色列之前看,來之後也看,不管我體悟的再多,都可以從書中學到東西,或者說,看得更懂。「一切不曾發生,直到它被描述」書封上印著這句話,我猜,這大概是作者在經歷多方觀點的瘋狂攻擊之後,所誕生出的價值觀點吧。張翠容的「中東現場」寫的不只是以巴衝突,但僅僅一個篇章,卻是我認為目前把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關係,闡述的最清楚的,因為作者張翠容把歷史背景串接在採訪中,又把自己對於這些事情的詮釋接在後頭,即使還沒有任何歷史的先備知識,也很容易讀。不僅如此,這本書也是少數中立的中文書籍,沒有一頭栽進同情的大坑,也沒有栽進「相信上帝」的弟兄姊妹之情,知識含量高,每一句話都是關鍵字的串接,但同時又有很強的共感性,帶出兩個族群世代間的歷史衝突,如果只能夠推薦一本書帶來以色列,我會選這一本。當然如果有機會,我推薦大家來實際走一遭,體會這份很難輕易被取代的洗禮。






  Facebook Twitter Line

▲BACK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周景揚校長
◆ 發 行 人/ 周錦宏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王保鍵老師、江俊龍老師、周錦宏老師、
姜貞吟老師、孫    煒老師、 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
張翰璧老師、黃菊芳老師、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
鄭曉峯老師、賴守誠老師、鍾國允老師、羅肇錦老師。
(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周錦宏院長
◆ 執行編輯 / 陳秀琪系主任、黃菊芳老師、邱一帆老師、 賴維凱老師
◆ 編 輯 群/ 涂政強、梁萩香、彭淑姿、陳昀楨、彭賢明、
賴音如、賴亞華、羅雅鈴 (依姓氏筆畫排序)
◆ 刊頭攝影 / 廖千慧
◆ 網頁製作 / 李岳哲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