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 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341期 2020/01/15 出刊/ 半月刊

 

 

過化存神‧幽冥得度:「送字紙灰」、「祭河江與敬義塚」(附DVD)

【圖文/轉載自博客來】

 

26012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高雄文史采風叢書

  本書主要是為呈現高雄客家族群對「送字紙灰」、「祭河江」、「敬義塚」等信仰風俗的特色。「過化存神」反映了客家人敬惜字紙的價值觀,紙張書寫文字而有神聖性,不可隨意丟棄,必須焚化以繳交龍宮水府,這是對文字的尊重;「幽冥得度」則因祭河江、敬義塚的內涵,係藉由祭祀、普施無主孤魂,具體的表現悲天憫人的情懷。   

  本書乃討論美濃廣善堂「送字紙灰」,以及新威勸善堂「祭河江敬義塚」,分別藉由這兩項民俗,探究、爬梳各自的歷史脈絡。進而,以大膽且實驗性的討論方式,從事法規以及政策的分析,期望有效讓高雄市民甚至全國民眾均能理解這兩項民俗對其社群的重要性,乃改寫生硬的報告書,讓本書內容可讀性提高,期望達到推廣的目的。欲使民眾能了解《文化資產保存法》,以及民俗保存維護的概念:讓閱讀者能透過這兩個民俗項目案例,進而與其他文化資產對話。   

  本書內容分為四項主題:   

  (一)美濃廣善堂送字紙灰祭典。討論這項民俗的歷史源流,並且探討廣善堂與送字紙灰的關係,以及說明它的儀式與內涵。   

  (二)新威勸善堂祭河江、敬義塚祭典。討論這項民俗辦理的團體,即勸善堂與聖君廟的歷史脈絡,藉此討論祭典的歷史變遷,並說明它們的儀式內涵。   

  (三),民俗文化資產的保存與實踐。一方面希望透過這兩項民俗在提報到審議過程的介紹,讓民眾知道文化資產行政的程序,另外,也藉由《文化資產保存法》對於「保存」的陳述,使民眾能有更多的概念,更可以對這兩項民俗在保存維護上的困境與實踐,能有充分的理解。   

  (四)民俗文化資產核心價值的維護與省思。兩項民俗均有學校的參與,以及公部門的資源挹注,但透過討論,可以確認保存團體必須立足其民俗的核心價值,才能民俗文化注入正面的活力。

  

  購書資訊:https://www.sanmin.com.tw/Product/index/007380212






  Facebook Twitter Line

▲BACK

贊助單位 / 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周景揚校長
◆ 發 行 人/ 周錦宏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王保鍵老師、江俊龍老師、周錦宏老師、
姜貞吟老師、孫    煒老師、 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
張翰璧老師、黃菊芳老師、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
鄭曉峯老師、賴守誠老師、鍾國允老師、羅肇錦老師。
(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周錦宏院長
◆ 執行編輯 / 陳秀琪系主任、黃菊芳老師、邱一帆老師
◆ 編 輯 群/ 涂政強、梁萩香、彭淑姿、陳昀楨、彭賢明、
廖千慧、賴音如、賴亞華、羅雅鈴 (依姓氏筆畫排序)
◆ 網頁製作 / 李岳哲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