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 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339期 2019/12/15 出刊/ 半月刊
客家外台戲中的鬼笑話 【文/薛常威/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在職專班碩士生】 恐怖、害怕的經驗,一般很難跟幽默、好笑的感受同時出現在一起。但就是有一些鬼笑話雖然令人毛骨悚然,但是更多的是搞笑跟喜劇性。 在外台戲《包公案》裡,有一段女主角白秀蓮被害死化身成女鬼的情節。女鬼的造型、背景音樂都非常恐怖,但是演員還是可以在表演裡穿插好笑的片段。這是怎麼做到的? 楊桃假扮成女鬼想把人嚇走,卻意外撞見秀蓮化身的真女鬼,楊桃誤以為遇到的是另一個假扮的女鬼。 楊桃:還冤枉,麼个假鬼哇,鬼無像,舌嬤又毋像,喊𠊎又䟓䟓舐張紅紙,冤枉,頭那毛恁長,熱到會死,這錢盡難賺喔。無相干,為著愛拿錢,遽遽只有恁樣形。 楊桃:(看見身邊秀蓮化成的女鬼)著也毋著?時局恁毋好,連做鬼也有人相爭頭路,恁冤枉得著。唉喲,仰會恁得人驚,這隻人無簡單,嗄做得,搶𠊎个頭路。無摎佢比一下嗄做得。 (楊桃跳一步,女鬼跟著跳一步) 楊桃:果然不錯,佢个道行恁深,𠊎跳到叮噹滾,佢跳毋會出聲。比𠊎較慶,該無摎佢請教做毋得。做毋得,𠊎過試加一擺。 楊桃:𠊎~係~鬼~ 女鬼:𠊎~係~鬼~ 楊桃:唉喔,會嚇死人喔~~麼个啊,𠊎已經當像了,佢正經比𠊎較像。該喊下去,𠊎會起雞嫲皮。該恁樣形,無摎佢請教下,仰會做得?仰仔好啦。 (楊桃拍了一下秀蓮女鬼的背) 楊桃:請問一下,這位姑娘,妳做鬼做到恁像。係毋係,妳將妳个功夫教分𠊎。好無?……伊歐?又毋應。 楊桃:今妳好無啦。 (女鬼轉身,楊桃終於看清楚女鬼的臉) 楊桃:啊啊~~~阿姆,鬼啊。 恐怖感是一種讓人警醒的機制,是人類進化而來的避險機制。當危險來臨時人的恐怖、害怕的感覺會急速上升,接著人就開始有提高警覺、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的生理反應,這些反應會讓人安全地從危險情境脫身離開,接著人們會有一種如釋重負的輕鬆感。 的確有些人喜歡這種死裡逃生的輕鬆感,當然就會有人刻意去設計這種恐怖的體驗,所以會有很多鬼故事、傳說,恐怖電影、甚至專門製造刺激歷險的樂園,讓人去體驗。 但是,所有的這些恐怖體驗的前提是,我們事先都知道它們是安全、可掌控的。在這個前提下人們才敢享受這種被驚嚇,以及隨之而來的放鬆感。 看戲的人事先就知道戲台上的一切都是假的,都是精心設計出來要嚇人的,那些假的鬼也不會真地走下台來傷害我們。但是看到劇中的角色被鬼嚇得半死,甚至被鬼捉弄,觀眾就會覺得還好不是自己,而覺得特別好笑。 註: 1.冤枉:ien24vong31;誣賴、陷害。另外有白白浪費,無實質效益的意思。 2.䟓䟓:dang24dang24;專程、特地。 3.舐:se24;舔。 4.頭那毛:teu11na11mo24;頭髮。 5.慶:kiang55;能幹。 6.起雞嫲皮;起雞皮疙瘩。
客家外台戲中的鬼笑話
【文/薛常威/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在職專班碩士生】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