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客家魏家庄
【文、圖/黃宣衛/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
池上客家人約佔全鄉的三分之一,其中客家人口最密集的就是萬安村。萬安村內有個魏家庄,是臺灣東部難得一見的單姓客家聚落。
清朝時,魏家的祖先由福建渡海來台,在新竹開基立業。日治時期,傳到魏建鼎時,由於育有10子3女,謀生不易,興起到東部發展的念頭。魏建鼎先派長子、次子到東部觀察,覺得可以,乃於昭和7(1932)年舉家遷居當時台東廳的新開園區,也就是今日的池上鄉。
日治中期,新開園區居民平埔族與阿美族比例甚高,耕地大多為他們所有,自耕率高。大正9(1920)年至昭和5(1930)年這10年當中,池上地區有三位地主,在目前的錦園、萬安、水墜(富興)及池上市街一帶,購買面積約73餘甲的土地,其中有兩位是不在地的地主。
日治末期至光復初期,移民池上者以竹苗地區客籍人士居多。當時西部移民入墾方式有三:1、向原住民購買土地,2、向大地主承租,3、在未墾或土地所有權不明確地區,如山坡地、河川新生地拓墾。魏家入墾方式也不例外。
初來池上時,魏家先到大坡租地耕作。除了水田耕作外,也到大坡山上開墾,種植甘蔗。後來發現萬安沖積扇扇頂尚未全面開墾,只有少數阿美族在此耕作。另外,萬安這一帶的地主是臺東街(今台東市)的賴金木,於是魏家向其租地。日間開田,夜間摸黑闢園,從此在萬安定居下來。
水稻是當時池上的主要產業,而灌溉用水是水稻種植的重要元素,萬安圳又是萬安一帶最重要的水源。初來乍到的魏家,由於萬安圳水源常有不足,與原就在萬安耕作的平埔族人常起爭執。為求自保,魏家聚集而居,除了晴耕雨讀外,所有子弟都要習武。
魏建鼎,又名魏阿鼎,生於清同治11(1872)年。十個兒子依序為魏水傳、魏水連、魏木春、魏阿琳、魏火佑、魏雙標、魏雙秀、魏雙全、魏雙協、魏十龍,十兄弟都在萬安開墾。魏家在庄內建有「祖墳」,名為「十德佳城」,是魏建鼎及其後代子孫合葬的地方。每年清明,子孫會在此聚集掃墓,家族團聚常席開10桌呢!
國民政府分別於民國38(1949)年實施三七五減租、民國42(1953)年實施耕者有其田政策,地主賴金木將大部分的土地放領給魏家兄弟,魏家十兄弟因此由佃農成為自耕農,家境也逐漸富足。魏家感念地主賴金木的恩情,特別在祖墳前立起「開明地主賴金木」的紀念碑。
魏家在萬安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戰後,保安宮的重建與改建,都由魏家發起,魏家十兄弟各房也都出錢出力。如今魏家子孫的人口約佔萬安村的三分之一,在地方上影響力不小。
魏家七房第三代孫魏震翔與其祖母在家屋前。(劉容貴攝)
魏家庄內的伯公廟(劉容貴攝)
1 詳細資料可參考:池上鄉志,2001,第十二篇人物篇,1061-1062(魏阿鼎);以及黃學堂, 2006,客情:東移池上客家情,50-54(魏家庄十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