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 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338期 2019/12/01 出刊/ 半月刊

 

 

2020 中央大學衛星影像月曆 看見客家文化之美

【文/圖轉載自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26012


  隨著臺灣經濟轉型,稻米成為花東地區的主力產業,以稻米聞名的池上鄉,也是客家委員會公告的「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

  國立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與客家學院合作推出的2020年衛星影像月曆「行・客」,結合衛星遙測科學技術與客家歷史人文發展,訴說客家族群的拓墾史。月曆在先進的衛星遙測科技中,注入人文素養及文化關懷,極具收藏價值,充分體現中央大學人文與科技兼顧的特色。

  中央大學表示,「行」(四縣腔:hang 11 、海陸腔:hang 55 )指的是移動,描述的是客家文化抽象底蘊;「客」(四縣腔:hag 2 、海陸腔:hag 5 )則說明族群稱謂的由來,指向多元文化的社會互動。「行‧客」指向過去的未來。

  客家人的移動,不論是移出地或移入地,都具高度的異質性。以產業為例,北臺灣客家人從事樟腦與茶的生產;中臺灣的東勢客家人,以伐木、種植水果參與了國家經濟的產業;南臺灣美濃則在日據時期末期加入了菸葉的生產行列,各地/區(臺三線、六堆、花東、中部)客家族群的移民過程與文化展現也具有多元的面貌,並呈現出不同的族群關係。

   另外,因「客家」兼具的「族群」與「移民」特性,在探討客家族群文化時,不能僅停留在大陸或臺灣的個別客家區域或是臺灣與大陸的比較。因此這次特別將東南亞(甚至其他區域)與大陸或臺灣的比較研究,也納入「客家研究」的架構。太空及遙測中心所呈現的大尺度「空間」(space),其實就是客家人聚集的人文地理空間。

   中央大學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自1995年起,每年選擇特定主題製作衛星影像月曆,今年利用高解析及超高解析力的衛星遙測技術,由數百公里外的高空觀察臺灣及東亞與東南亞客家族群遷徙、拓墾之地區,包含馬來西亞、印尼、印度、中國大陸等地的客家聚落,輔以文字故事及精美插畫,展現客家文化之美。不僅呈現東亞、東南亞的客家聚落,也記錄了隨著客家族群的遷徙變化及因應地/區不同,而展現出的異質性,深具實用與典藏價值。

26012

   日治時期,日本人將菸業引進台灣,當時的菸業被稱為「綠金」,美濃客家人打造美濃成為「菸葉王國」,由衛星影像中可見屏北平原幾個鄉鎮密集蓬勃的農業開發,造就了菸業王國。照片太空及遙測中心提供

26012

分佈於福建的「客家土樓」群是極為壯觀大型客家民居。這些土樓及附近梯田在超高解析衛星影像上清晰可見。照片太空及遙測中心提供

   相關連結:http://www.csrsr.ncu.edu.tw/homepage.php






  Facebook Twitter Line

▲BACK

贊助單位 / 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周景揚校長
◆ 發 行 人/ 周錦宏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王保鍵老師、江俊龍老師、周錦宏老師、
姜貞吟老師、孫    煒老師、 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
張翰璧老師、黃菊芳老師、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
鄭曉峯老師、賴守誠老師、鍾國允老師、羅肇錦老師。
(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周錦宏院長
◆ 執行編輯 / 陳秀琪系主任、黃菊芳老師、邱一帆老師
◆ 編 輯 群/ 涂政強、梁萩香、彭淑姿、陳昀楨、彭賢明、
廖千慧、賴音如、賴亞華、羅雅鈴 (依姓氏筆畫排序)
◆ 網頁製作 / 李岳哲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