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 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330期 2019/08/01 出刊/ 半月刊

 

 

池上浮圳與客家

【文、圖/黃宣衛/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

 


  臺灣東部的花東兩縣居住著許多客家人,大多是從臺灣西部輾轉移居此地,包括以稻米跟觀光聞名的池上。根據池上鄉公所2017年春節期間的隨機調查,在可複選的情況下,遊客對池上印象最深刻的前二名景點分別是伯朗大道(佔28%)與金城武樹(佔20%)。這兩個景點都位於一望無際的水稻田間,若說這片無敵稻景是池上鄉的名片絕不為過。但是你可知道,這片稻田跟池上的一個歷史建築「浮圳」有關?而這個「浮圳」又跟客家人有關?

  文字記載的池上開發,始於19世紀中末頁,當時南部的西拉雅族跟阿美族先後來到海岸山脈西側開墾,居住在舊稱「新開園」的錦園村一帶,後來移居的客家人也不例外。為了從事水稻種植,早在清末就有墾民以新武呂溪為水源,開築圳道灌溉農田,此即為「新開園圳」,也就是「池上圳」。由於農田日益增多,原有圳道水源不敷運用,日治大正十年(1921年),新開園區區長曾貴春向臺灣總督府申請成立「新開園圳公共埤圳組合」,地方人士181人加入,收取水租維修圳道調配水源外,還向勸業銀行貸款進行原有圳道補強,以及延長各圳道等,更重要的是新增設一條「盛土圳」。

  由於平原中部地勢較低,原有圳道無法灌溉海岸山脈旁的農田,因而有興築盛土圳的構想。這個工程除了有賴當時人稱「善人」的西拉雅族人王明經等人捐出土地當圳底外,還要從其他地方挖出土方築堤,然後在堤上修築圳道。這條盛土圳與池上圳相連,是池上圳的第六支線,起於新興村,終於錦園村附近。因為圳溝高過農田,故俗稱為浮圳。浮圳原為土溝,日治末期改為砌石混凝土圳溝。1963年改建為RC造的圳道,全長1,195.5公尺,最寬處約10公尺,最高處近6公尺。2004年被縣政府公告為歷史建築類的有形文化資產。目前浮圳已成為觀光景點,中段建有「大觀樓」與「觀月樓」的木造休憩涼亭,可以俯瞰兩邊的水田景觀。

  浮圳的一個重要推手是來自屏東內埔的客家人曾貴春。他於1896年生,曾任臺東廳卑南區書記、臺東廳財物課雇員等職。26歲時任新開園區區長,上任後,即開始改善新開園圳灌溉設施。民國34年,擔任第一任官派鄉長。民國35年當選由鄉民代表選出的間接民主鄉長。民國36年,因228事件被關押於花蓮,幾個月後被釋放。民國37年2月兼任關山水利委員會主委,之後歷經關山水利整理委員會秘書、臺東農田水利會組員暫代管理組長,及水利工作站站長等職務。終其一生,最為池上鄉民津津樂道的,就是其對開築水圳的貢獻。

參考文獻:
2001年 池上鄉志,頁515-516,1066。池上鄉公所。
客庄寶典:池上浮圳https://archives.hakka.gov.tw/category_detail.php?id=NH1708241236239)
2011年,日出台東:縱谷文化景觀,頁83-84。國立台東生活美學館。

26012

                  台東縣重要歷史建築──池上浮圳(劉容貴攝影)

26012

                  浮圳上涼亭可以俯瞰兩側的水田(劉容貴攝影)

▲BACK

贊助單位 / 客家委員會、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周景揚校長
◆ 發 行 人/ 周錦宏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王保鍵老師、江俊龍老師、周錦宏老師、
姜貞吟老師、孫    煒老師、 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
張翰璧老師、黃菊芳老師、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
鄭曉峯老師、賴守誠老師、鍾國允老師、羅肇錦老師。
(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周錦宏院長
◆ 執行編輯 / 陳秀琪系主任、黃菊芳老師、邱一帆老師
◆ 編 輯 群/ 涂政強、梁萩香、彭淑姿、陳昀楨、彭賢明、
廖千慧、賴音如、賴亞華、羅雅鈴 (依姓氏筆畫排序)
◆ 網頁製作 / 李岳哲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