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 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323期 2019/04/15 出刊/ 半月刊

 

 

粵西南雷州探險趣3

【文、圖/梁萩香/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客家研究博士班二年級】

 

  謝過大家後,我決定走「回頭路」,因為,一進那宛村就有一座土地公啊!莫非這裡的土地公都拜石狗王公嗎?顛覆我的想法、認知,沒想過土地公不是福德正神而是石狗,我決定目標暫時改成「尋找土地公」。

26012

  回到一堆人打麻將消磨時間的那塊空地,他們依舊忙著輸贏,我快步走向土地公,但瞬間好幾個提著籮䈪的人出現,怎麼辦呢?這裡的人感覺怪怪的,會不會兇我啊!避免冒犯當地人,還是解釋一下好了,主動表示我是路過此地的觀光客,詢問可以拜土地公嗎?他們問我打哪兒來,我不敢說謊,老實說從臺灣來的,好幾人驚訝地提高聲量及音頻覆誦「臺灣?」突然對我客氣起來,微笑著回應我,哇!難得的友善,我緊繃的神經這時才稍微鬆懈些,他們允許我拜土地公,我趕緊上前雙手合十,抬頭時,仔細看看供奉什麼神,果然,又是石狗王公。太棒了!我找到了第二尊石狗神像耶!

26012

  詢問這幾位友善的人,這尊神是稱「土地公」嗎?他們異口同聲說著:「是啊!」,有位衣著派頭的男士還點頭如搗蒜對我說明,旁邊一位約25歲的年輕人像他兒子,在旁協助翻譯:「我們說土地公,有人說地頭公,有人說地盤公,都是一樣的」。一邊說明,一邊指著蛋型金爐旁的一對石狗給我看,那對石狗聽說是協助這土地公的護衛呢!哇!第三尊、第四尊石狗神像出現,愈來愈振奮人心。

26012

  那對父子繼續說著,那宛村的「那」是「俚族語言」,意思為「田」,雷州這裡有很多村名都有「那」字,這些地方都是保留俚族特徵的地名。太好了,腦海中瞬間想起羅肇錦教授,記得在課堂上老師曾提到中國雲南特別的地方「西雙版納」,在中國境內生活的他們卻說泰語,有點奇妙!(西雙版納─是中國雲南省下轄的自治州,位於雲南西南端,五代後晉天福八年,943年,傣族的首領帕雅桑目底把土地分成十二版納,在傣仂語的意思「西雙」為十二,「版」為千,「納」為田),只是急著尋找石狗的當下,我沒有敏銳到將「那」字與「納」字聯想在一塊兒,原來它們都是音譯字,「那」就是「納」,這個「那」應該可以印證這裡曾經是俚族生活過的區域。

  繼續上路後,除了「尋找土地公」,我還多了一些線索,再翻開筆記本看,之前已查好的行政區域資料,馬上跳出來,「雷州市龍門鎮」25個村落,還有那雙村、那利村、那尾村有「那」字,趕緊出發,或許這些村落「土地公」都供奉著石狗王公。只可惜,這些村落像在跟我玩躲貓貓遊戲,怎麼找也找不到?怎麼問也問不到? 某些村落好像走到村口了,竟然像在繞圈圈,會回到原點? 這裡的村落似乎太隨興的落在凡間四處,不像半年前去浙江南部畲族的印象,浙江省政府為了散居深山地區的畲民,蓋起許多整齊如棋盤的社區,還給高額補助金,協助畲民搬離深山地區,現在要找畲族居民好像較從前容易些。

  心情起起落落,有點兒像洗三溫暖般,不知該往哪個方向去,此時,肚子咕嚕咕嚕餓得亂叫,看見三位小孩在路旁玩耍,左右看看沒大人,只好當一下可疑的壞人,走上前搭訕,只想知道荒郊野外買得到午餐嗎?孩子們指著什麼也沒有的方向說,市場有賣燒鴨飯,哇!光聽就垂涎三尺,趕緊轉移目標,尋找燒鴨飯,繞著不太彎但坑坑疤疤不好走的泥土路前進,好佳在,只走十五分鐘就發現「市場」,這市場僅一攤賣青菜、一攤賣水果、一攤賣豬肉、一攤賣燒鴨,路兩旁各兩攤,迷你市場,真有趣!買的人倒是挺多的,可能別無選擇吧!

26012

  身上的水壺早已沒水,只好買沙糖橘解渴,結果好吃又便宜,先買六斤放背包,以免路上缺水。再來,剁點兒燒鴨、買碗白飯,只問老闆娘白飯怎麼賣?她說,妳要幾塊錢白飯?好像考試,不是問我一份白飯、一碗白飯,問我買幾塊錢?考量著天氣炙熱,又考量剁了燒鴨必須吃完、不浪費食物,所以,不想買太多白飯,隨口回答老闆娘四塊錢好了(當天約NTD17),她疑惑一下,端起一臉盆白飯,問我說:這一碗妳全要了?(什麼!超驚恐,那不是一碗,是一個小臉盆,而且怎會這麼便宜,昨天在市區買的套餐是這裡的三倍價錢,這價錢把我搞糊塗了!)差點兒又在雷州鬧笑話,好在老闆娘看我剁了挺多燒鴨肉,准我「改」成一塊錢白飯,哈!吃得好撐(飯沒吃完,那白飯真的多得嚇人)。

26012

  飽到有精神、體力繼續亂走亂逛,忽然,又看見許多提籮䈪的人們出現、行進著,趕緊跟著這些人走一小段,來到一個奇怪的地方,這裡每個建築物的門都算大,建築物外面地上都是紅紅厚厚鞭炮屑,一整片鮮紅如地毯般的鞭炮屑,不曉得究竟鳴放多少鞭炮,有些看起來層層疊疊也不亂,像織布機織出來的,感覺挺美,建築物門上都有寫字,如:劉公祠、王公祠、雷公祠等,很像臺灣清明掃墓的景象,但那建築物不像我們蓋風水祖塔的型式,在這些建築物外面徘徊,心裡毛毛的,猶豫該不該去打擾忙著祭祀的人,我心想,不如先在附近走走逛逛好了,於是往回走,走回這條路的入口處,這時才看到石頭上面刻著「九斗洋生態公園」,感覺不陌生,但是沒來過。

26012

  再次翻開筆記本,哦!原來查詢過,雷州半島四大「瑪珥湖」之一,就是雷州的九斗洋,另三個是雷州的青桐洋,湛江的湖光岩,徐聞的田洋。瑪珥湖並非湖的名稱,而是火山地貌形態的一種別稱。

  瑪珥湖英文「maar」,來源於拉丁文「mare」,即海的意思。瑪珥湖一般呈封閉圓形或近圓形,火山噴發物在其周圍形成等高圍牆,猶如堤壩,塌陷盆地形成後積水成湖,大小不一,現在除了「湛江的湖光岩」屬積水湖型,其他都屬乾涸湖型,但是乾涸湖型土地皆肥沃,植物叢生,也會有豐富礦藏,所以,瑪珥湖也被稱為「聚寶盆」。

  九斗洋在明成化年間(1465-1487年)開墾為洋田,因周圍有九村莊而稱之,九斗洋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盛產水稻等農作物,是雷州著名的產糧區之一。資料顯示這裡還流傳著一首山歌:『洋口大大深洞洞,這裡龍門通龍宮,火龍水龍之為惡,災害瀕年人古窮,洋水出路不暢通,十年洋田九落空。』聽起來怪怪的山歌,其水龍指水災、火龍指火山爆發,根據記載得知曾發生多次七級以上大地震和火山噴發,古人在此幾度苦不堪言,但也因為水龍、火龍不斷地折磨,這裡被發現豐富礦藏與油頁岩,1958年中國還曾在此設勞改場,也曾探勘油頁岩煉油,現在都還留有這些痕跡呢!

  誤打誤撞走進來就逛逛,其實花花草草及樹木都整理得很美,只是範圍很大,樹木及花草也沒掛牌說明,附近也沒指示牌或指標,對植物沒研究的我,只能隨意地亂走,忽然看見不遠處的小土坡,有一婦人蹲在那兒燒紙錢,見她落單,我又有勇氣去問東問西了。不停的對她微笑,她也笑容燦爛的回應我,壯膽問她是否在拜拜燒紙錢,她講了一堆聽不懂的話回應我,又來了,想哭,我只好亂猜亂問,心想,來來往往的對話,總有聽得懂的詞彙吧?那婦人拼命傻笑,我完全不理解,但不願離開,就在這時,又有救星出現了,萬歲!

  一位小年輕抱著小女娃喊婦人,好像喊她回家吃飯? 只見他們對話不久就轉頭問我在做什麼?只好說明自己是路過的觀光客,想入鄉隨俗拜「土地公」,不知這裡有土地公嗎?他一邊說話一邊指著小土坡上方,咦?土地公耶!眼睛太大,竟沒看到!他翻譯婦人的話,說這是「草地公」,是從大廟分香過來的,大廟就在前面不遠處。趕緊請他幫忙問問婦人,「草地公」是不是「地頭公」、「地盤公」、「土地公」,他翻譯表示都是一樣的,聽到這答案真開心。得到他們同意後,爬上小土坡拜拜,迷你「草地公」真的又是一尊石狗王公,欣喜若狂!找到了第五尊石狗神像。

26012

▲BACK

贊助單位 / 客家委員會、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周景揚校長
◆ 發 行 人/ 周錦宏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王保鍵老師、江俊龍老師、周錦宏老師、
姜貞吟老師、孫    煒老師、 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
張翰璧老師、黃菊芳老師、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
鄭曉峯老師、賴守誠老師、鍾國允老師、羅肇錦老師。
(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周錦宏院長
◆ 執行編輯 / 陳秀琪系主任、黃菊芳老師、邱一帆老師
◆ 編 輯 群/ 涂政強、梁萩香、彭淑姿、陳昀楨、彭賢明、
廖千慧、賴音如、賴亞華、羅雅鈴 (依姓氏筆畫排序)
◆ 網頁製作 / 黃昌第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