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電子報 NCU HAKKA COLLEGE E-PAPER 第319期 2019/02/15 出刊/ 半月刊

 

 

粵西南雷州探險趣1

【文、圖/梁萩香/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客家研究博士班二年級】

 

  羅肇錦教授博士班一年級(下學期)課程──客家文化研究專題,羅老師引領大家繼續探索苗、瑤、畲、客、壯、侗……等族群之間的關係,當時的我第一次看到雷州石狗與盤古廟網路照片,第一次真正將畲族盤瓠祖圖、王公與開天闢地的盤古傳說作個連結,心裡有個奇妙的撞擊聲正在悄悄地變大,立刻豎起耳朵、目不轉睛、全神貫注地聽著羅老師介紹雷州半島的神秘石狗文化,當時心嚮往之。

  平日工作、功課皆忙碌,計畫總趕不上變化,偶爾在感慨、後悔中度過,覺得時光匆匆,自己卻什麼也沒做!是呀,應該積極把握每一寸光陰才對,找文獻與田調應該同步進行,不好好利用寒暑假親自走訪,要怎樣消化那麼多地文獻資料呢?我實在無法只憑某些專書語料,就瞭解某區域風俗民情,必須要能親自看到、聽到、觸摸到,才能比較瞭解當地文化,亦更懂語料在表達什麼,為什麼會如此演變?

26012

  說走就走,有時候「衝動」是必要的,連續好幾個晚上把規劃行程當功課研究,但偏偏難得的農曆年假遇上「春運」(春運是中國大陸在農曆春節前後,春節期間的大規模交通運輸,我似乎趕上年節前的最後一波高峰,根據當地的售票統計,上海三大火車站正創新高,單日發送旅客超過55.2萬人,好驚人),愈想節省金錢與時間,愈是買不到票,每個直飛航班都售完,愈找愈遠,終於搶到中國南方航空「加開班機」飛往上海的機位,只好先去上海欣賞雪景,再往南飛,飛到「北回歸線」以南的湛江。

26012

  本來想飛福建廈門,再飛湛江,原計劃因訂不到機票打亂後,本來花幾個小時(不到半天)就能抵達的雷州,後來各種交通工具累積起來的時間,竟耗掉一天半才到湛江(因為湛江沒有國際機場,湛江機場原稱「西廳機場」,屬軍民合用的機場,我在內陸轉機過來,再搭兩趟車,才抵達湛江西面─通往雷州的「入口處」),真的是「萬事起頭難」啊!心情有點兒興奮與激動。詢問當地人怎麼進入雷州市,那位小年輕(當地人習慣叫小帥哥:小年輕)驚訝又疑惑的反問我,為什麼要去雷州玩?那裡的人很野蠻、很不講理的,去那兒旅遊要小心哪!說著說著,竟讓我緊張起來,我不遠千里而來,才不打退堂鼓咧!

26012

  雷州─歷史上的「雷州」多數指雷州半島,現在的雷州市屬廣東省湛江市管轄的一個縣級市,位置在粵西南雷州半島中部,是中國大陸除了海南島外,最南端的土地,地處廣東、廣西、海南三省區的交匯地帶,東瀕雷州灣、南隔瓊州海峽與海南島相望、西瀕北部灣、北接湛江市,屬於熱帶海洋性氣候。

  上古的雷州是一塊蠻荒之地,瘴氣濃重,人氣不旺,為生兒育女,為增加人口,從古至今,體魄健壯的石狗最受雷州民眾崇拜,各種石狗王公有著不同的神力,例如求子的民眾祭拜祈禱的王公帶有碩大的生殖器,相當靈驗,所以回來答謝石狗王公者眾。直到現在,抱孫心切的老人家,仍然會在初一、十五捧三碗番薯湯,或三碗白飯與一塊豬肉,燒香拜拜,跟王公許願。因此,隨著時代變遷,雷州人對石狗神像賦予種種神奇的傳說。

26012

  嶺南土著,西漢以前一概稱「越」或「蠻」,雷州半島尚未區分族別,總稱「百越」或是「蠻夷」。展開田調的第一天,困難重重,四處碰壁,初來乍到,對當地「人情味」有點兒失望,明顯感覺當地人「排外」,或許也可以解讀成「懼外」,他們不愛與人交談。對我的禮貌、客氣、微笑、詢問,幾乎不理會,有些人頂多點點頭,簡單回應,也等於沒回應。只好把握每一個「簡單」回應,仔細聆聽其詞彙及內容……,咦?說什麼呢?慘了,語言不通!中國大陸也走訪過不少地方,怎麼突然覺得自己像個不會講也不會聽華語、閩語的老外,完全聽不懂他們的話,努力想表達讓對方知道我的疑問、問題是什麼,發現對方完全不會講普通話(華語),緊張地趕快拿出手機查詢,確認網路資料地說明,沒錯呀,當地是通行雷州話(屬閩南話),還有些人應該會講粵語呀!真是怪了,急死人,怎麼辦?

  我一心想找尋石狗遺跡,急得比手畫腳,好在人類肢體語言多少還有用,對方稍微懂了,終於,對方叫來一位年輕人,透過翻譯,再繼續溝通,有一些些明白了,只會說雷州話的老人家們,曾經在文化大革命時,見過政府為了「破四舊」大肆破壞,當然也有人身體、性命被傷害,聽到我要找石狗,他們一直問我是做什麼(工作)的?來這裡想做什麼?趕緊澄清自己是迷路的觀光客,只是來旅遊的,很喜歡雷州,聽說雷州有許多好聽的故事、特別的文化,所以想多瞭解,後來,他們臉上表情才稍微好看一點兒,態度才稍微客氣些,這才讓氣氛再和緩一些。

  慢慢走、慢慢逛,多處詢問後,知道當地人打招呼、見面第一句話,大多說「meng22 tsiah22 mue11」或「meng22 tsiah22 bue11」,問了幾位會說普通話的年輕人,只知道整句話是「吃飯沒?」的意思,問「mue11」與「bue11」差別,問是不是「尚未、還沒?」,年輕人表示他們也不知道。繼續問了大約7個人吧!還是沒獲得明確解答,直到回飯店,櫃檯正在換班,櫃檯旁一位打扮較貴氣的婦人終於為我解惑,她說:「meng22 tsiah22 mue11」才對,「mue11」是指稀飯,沒有説「meng22 tsiah22 bue11」的,三餐都可以這樣打招呼。趕緊再問,那雷州人是三餐都吃稀飯嗎?她說:「以前生活條件差,大多三餐吃稀飯,但現在也有人吃乾飯。」白飯是「pui24」,說「呷pui24」,哦,恍然大悟,直接翻譯成我自家客語「食飽吂?」,是同樣意思。

  有了溝通經驗,愈來愈懂得如何跟雷州人交談,一邊現學現賣「學講一些雷州話」,一邊尋找我想拍攝的石狗公、石狗神像。若運氣差,什麼也沒拍攝到,至少電話中詢問到雷州博物館有收集到將近百隻石狗,去那裡拍照,可以彌補一下心裡的失落感,哈哈,也只能笑笑。

  這裡的雷州話雖屬閩南語,但真難適應,例如湛江的「江」讀kia~(鼻化)與kiang55之間,較偏kia~(鼻化)的音,舌根韻母丟失,到了下一個階段「鼻化」,再往下一個階段「舒聲化」,讀開尾韻。感覺這個地區的閩南語演變速度比臺灣閩南語跑得快。

  背包客行程是我喜歡的旅遊方式,一切靠自己,而且很隨性、很輕鬆、很自由,路上有什麼吃什麼,處處有驚喜,只要不是田鼠肉,我應該都能接受。走了好久,人煙稀少,走到前胸貼後背,竟然前不著村、後不著店,遠遠看到一間迷你雜貨店,喜出望外,三步併作二步,快步走過去,心想,總有可以果腹的食物,果然,陳列物品不少,但有些雜亂,一時找不到可充饑的食物,急著詢問老闆,他又聽不懂了!好在老闆女兒出來解救我,她說:「在蠻hau53面」,哦,懂了懂了,我一直往裡面走,走到底,仍然沒找到餅乾、麵包類,只好來來回回找,跟老闆女兒也一來一往重複同樣地對話,後來,她只好放下整理中的物品向我走來,引導我走到一扇(沒有門板的)門邊,翻著白眼說:「在門後面。」痾,好的,我會趕快適應這裡的人事物,因為,要住上十天呢!(待續……)

▲BACK

贊助單位 / 客家委員會、桃園市政府客家事務局
◆ 發行單位 /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
◆ 榮譽發行人/ 周景揚校長
◆ 發 行 人/ 周錦宏院長
◆ 編輯顧問 / 王俐容老師、王保鍵老師、江俊龍老師、周錦宏老師、
姜貞吟老師、孫    煒老師、 陳秀琪老師、陳定銘老師、
張翰璧老師、黃菊芳老師、劉小蘭老師、蔡芬芳老師、
鄭曉峯老師、賴守誠老師、鍾國允老師、羅肇錦老師。
(依姓氏筆畫排序)
◆ 主   編/ 周錦宏院長
◆ 執行編輯 / 陳秀琪系主任、黃菊芳老師、邱一帆老師
◆ 編 輯 群/ 涂政強、梁萩香、彭淑姿、陳昀楨、彭賢明、
廖千慧、賴音如、賴亞華、羅雅鈴 (依姓氏筆畫排序)
◆ 網頁製作 / 黃昌第
◆ 連絡電話 / 03-4227151#33050